- N +

【好家教伴成长】第七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早期干预策略

原标题:【好家教伴成长】第七期: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及早期干预策略

导读:

  儿童体格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生长速度呈阶段性发展。例如:生后体重和身长的增加在第一年很迅速,尤其是前三个月。第一年是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至青...

  儿童体格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生长速度呈阶段性发展。例如:生后体重和身长的增加在第一年很迅速,尤其是前三个月。第一年是生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生长高峰。

  生物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以及遗传因素。体内环境因素常见的母孕期情况、出生后营养因素及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水平等。

  1.发育水平就是将孩子在某一阶段时间的某一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值与正常参考人群值相比较。如果孩子的某一指标大于或者小于正常人群测量参考值的最高或者最低标准,父母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

  2.生长速度:对儿童的体重或者身长定期测量后,进行动态纵向观察,看其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以便及时发现生长偏离(增长过快、过慢或者不增长)情况,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3.匀称程度:对儿童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比如:医生通过对小儿的坐高/身高比值进行评估,可以看出小儿下肢的发育是否正常,以此评价孩子的身材发育是否匀称。

  生长异常的种类主要包括矮身材和性早熟。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

  引起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原因很多,有的与遗传有关(家族性),有的是某种特殊疾病引起,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成为导致生长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如:饮食不合理、睡眠不规律,缺乏有效运动、不良的生活环境等。

  充足、均衡的营养素供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人体所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水缺一不可。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饮食规律,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不暴饮暴食等。

  适量运动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活动量适当与否,可根据孩子锻炼后的感觉、表现和反应正常与否来确定。若孩子运动后自己感觉良好,精力旺盛,睡得熟、吃的香,就说明运动没有过量。反之,则说明运动量偏大或过大。一般来说,每天至少要有20至40分钟的有效运动时间,能够增进食欲、促进睡眠、给予骨骼一定程度纵向压力的运动对长高有益。

  睡眠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促进长高的“营养要素”。正常情况下,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规律,即在睡眠后45~90分钟开始分泌生长激素,平均在睡眠后70分钟达到分泌高峰,即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因此,为了促进身高的增长,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家长应督促孩子在21时前入睡。

  心情也会影响孩子长高。如果父母经常训斥或吓唬孩子,会使孩子精神受到挫伤,造成内分泌失调,生长激素减少,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因此,家长必须注意保持孩子良好的精神状态,才能使孩子长得更高,更快。

  儿童体格生长受遗传与环境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建议家长至少每半年给孩子精确测定身高、体重一次,并仔细记录和保存数据,检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