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深度好文)

原标题: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深度好文)

导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他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以后的工作、生活。  他们认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他的学习成绩,还关系到以后的工作、生活。

  他们认为,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2岁3个月是建立是非观的关键期;2到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孩子学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性和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到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整个幼儿阶段是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成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到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6到7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感知、记忆、注意,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8到9岁是纪律分化的关键期;9到10岁是孩子行为由注重后果过渡到注重动机的关键期;10到11岁,是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期;11到12岁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13到14岁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第一,激趣式。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第二,分解式。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第三,评比式。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第四,制约式。纪律与制约,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第五,疏导式。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第六,渐进式。严格要求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第七,体验式。实践锻炼与强化体验相结合。第八,切断式。意志努力与切断联系相结合。第九,协议式。自我控制与履行协议相结合。第十,积分式。平时表扬太多了,孩子就不在乎。家长可以采取小的进就记一分,连续得10分,就给一个大的奖励。

  家长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以行导行,以自己良好的行为来指导孩子良好的行为。上梁不正下梁歪,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第二,以德育德。学校布置了一篇作文《妈妈笑了》,孩子怎么写的?她妈是卖鱼的,有一个客人买了好几袋鱼,交完钱走了,结果忘下一袋鱼没拿走,他妈拿起这袋鱼往这桶里倒的时候乐了。这种道德对孩子什么影响呢?第三,以学促学。家长得读两种书,一种是跟自己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还要读家庭教育的书。第四,以趣激趣。家长兴趣应该广泛,应该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和孩子玩到一块儿去。第五,以美求美。现在有些孩子是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以丑为美。家长在美上要指导,听什么样的歌曲,看什么样的图书和电视剧都要指导。第六,以情动情。情感不是说出来的,是熏陶出来的。家长的情感要积极、健康,才能教育好孩子。第七,以毅练毅。训练孩子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见实效不收兵。第八,以性养性。家长要培养孩子自信而不狂妄,自尊而不自傲,自谦而不自卑,热情而不轻浮,礼貌而不虚伪。

  现在我们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空嚷嚷比较多,我看到很多家长跟孩子说你要认真,你要刻苦,你要努力。我的观点,这叫正确的废话,说多少遍都没用。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要消化。怎么才是理解消化?弄清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了解相关、相似、相对概念的意图,明确之性质、价值、和用途,这样记忆才会深刻。

  培养思维行为的方法也很多。第一,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自古以来,家长都教育孩子要听话,但其实,听话是优点,太听话就成了缺点。太听话的孩子什么都看大人脸色行事,唯唯诺诺,将来注定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当然我不是鼓励孩子不听话,这句话的含义是行为上要管严点,但是思维上可以放宽点。他可以和大人的观点不一致,更富有想像力。我觉得管孩子时,思维上不要管死了,要活跃不要造成混乱,尤其是道德上不要混乱。

  另一个是标新立异法。孩子提出点奇特的观点,不要反对,要允许、鼓励、引导,奇特不全是错的。前几年小孩跟他妈说,西红柿怎么越长个儿越大,要是有樱桃那么小的西红柿多漂亮啊。那时小西红柿还没出来,小孩能想到,多聪明啊。结果小孩挨了一顿骂,妈妈说西红柿长那么小卖不到多少钱。挨骂后,孩子又跟他妈说,西红柿怎么都是圆的,为什么不长成方的?又挨了顿骂。结果这话让美国生物家听到了,回去培植出方西红柿,很快畅销。所以家长要允许孩子胡思乱想,只要不胡作非为就可以。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