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原标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

导读: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浅析 陵县开发区任桥小学 罗爱娜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着他们自身的 学习状况。小学...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_小学作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浅析 陵县开发区任桥小学 罗爱娜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着他们自身的 学习状况。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父母的 交往、和教师的交往三个方面。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浅析 陵县开发区任桥小学 罗爱娜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着他们自身的 学习状况。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和父母的 交往、和教师的交往三个方面。 (一)和同学之间的交往 小学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 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过程的发展相适应, 也与小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 经验有关。 小学生在发展与同学之间关系的时候, 最初是由一定的外部条件 或偶然一致的兴趣,比如在居住环境是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 在学校是同桌, 同组组员, 在家庭是由于父母或亲人之间的相互熟悉。 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 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一致的人做朋友,如班级里各式的小群 体;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 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小学生在发展同学关系的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性别特点。 根据心理 学的研究, 小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同伴在性别上的选择态度随着年龄 的变化而变化。青春期以前的小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同性同伴,这种 现象在小学阶段呈上升趋势。比如男孩子一起参加体育运动,而女孩 子一起开展娱乐活动等等。 这种现象的产生, 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 同一性别的小学生具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便于相互合作和交 流; 其次, 选择同性别的同伴也反映了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识。 小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理解自己的性别并将自己投身到同性别 的活动中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对自身性别的 接受,逐渐形成符合社会期望、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并最终适应社 会生活。 在小学生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有趣的行为。有些 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 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揪女生头发等,这些行为表明了部分男 生对女生所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 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性交 往的特点。 (二)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虽然小学生与同伴的交往明显增多, 但与父母仍保持着亲密的关 系,对父母的依赖性非常强,并怀有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不在学校的 时候,小学生的活动依旧在父母的周围,受父母的指导。因此,小学 生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作用。 在家庭里,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第一,父 母的言传身教,在学生做出各种行为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正确与否 的评价;另外,父母也通过自己的经验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 验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第二,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这是小学生健康发 展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且在奖惩方面应坚持适度原则,奖 惩不是目的,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才是最终目的;第三,父母往往是 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是他们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教师”,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到示范者的角色,使他们能够效仿父母, 学习父母的正确的行为方式;第四,父母对学生有慰藉的作用,即小 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 以得到 父母的安慰和帮助等。 (三)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他们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 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在生活与学习上更加严格,既引导学 生学习, 掌握各种基本知识与技能, 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 品行, 同时也要传授各种社会基本规范等等。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 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当儿童刚刚跨进小学校门时, 他们基本上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 敬畏之情,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 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的心理有助于他们进行 学习并掌握各种生活常识。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 力也随之增长起来。大约三年级开始,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 化,开始对自己的老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 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 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所教学课的反应, 他们对自己喜欢 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学习这门功课也常常带有高昂的积极 性,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学习时的效率也不 高。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 实施。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是影响小学生与教师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期望也称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学生, 进而使学生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 程。教师期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阅 读能力和行为表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教师期望的影响。 教师一般 是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特征、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等信息来对学生 形成期望的; 当教师对小学生有高期望时, 就会对学生表现出更和蔼、 更愉快,更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如点头、注视学生,谈话更多,提 问更多,等待学生回答的时间更长,更经常地赞扬学生。教师对学生 的不同对待方式传递着不同的信息, 如认为高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 没有好好努力,而低期望学生的失败是因为缺乏能力。这些便影响着 学生审视自己的成败究竟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 且决定着自己是 否还继续向目标前进。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 向小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尤其是对那些后进生更应该满腔热 情,更多地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综上,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同学之间、与家长之间和与老师 之间三方面的影响。如果这三方面共同协调,通力合作,那么小学生 就可以生活在温馨的环境下学习,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7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