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原标题: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导读:

  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_一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春风化雨,细心呵护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杨小英...

  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_一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如何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春风化雨,细心呵护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杨小英 一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的开放式的自由的分散的学习活动转入到集中的、 更有针对性的、 有一定压力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转入到一个 陌生的环境,要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几十名陌生的同学,难免会感到紧张、害怕、 甚至恐惧逃避。那么,作为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就有责任引领孩子们建立起良 好的人际关系,顺利实现幼升小的跨越。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宝,特别是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他们得到 的不仅是父母的呵护还有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尽心的保护,大多都养成了 “小皇帝、 小公主” 的脾气, 在家里唯我独尊, 在学校交往中要么觉得无所适从, 要么则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根本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 再加之,成人们出于安全的考虑,大都把孩子关在家中,即使是邻居,孩子间也 不太往来。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孩子极度缺乏人际交往的能力。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孩子学会人际交往、适应 学习生活、 融入集体生活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关系 能使孩子们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在当前乃至今后的生活 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人际交 往的能力十分必要。 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结合教学目标交往教育。 针对班上学生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通过课堂对孩子们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让“友好交往”、“快乐地与小朋友相处”这样的想法 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课堂之外,我也喜欢推荐一些有关交往的童话 和故事书籍引导孩子们去阅读,做段落摘抄,定期分成小组交流谈体会,老师参 与到讨论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使他们对人际交往这一行为具有正确客观的认 识和积极的评价,激发他们乐于交往的情感,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培养 他们积极自主的社会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组织集体活动提供交往平台。 在学生对和人交往有了积极的情感倾向之后, 老师十分有必要提供实际交往 的机会给孩子们练习如何交往。这就像上课之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是否 掌握知识的一个检测。孩子交往的对象最多最好的应该也是孩子。课堂上,我在 师生交流的同时让大面积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安排同桌相互学习,设计必要的 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倾听,互相取长补短,互 相欣赏帮助, 形成小组的意见和全班讨论。课间我们班上常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 趣的活动让大家参与,比如“老鹰捉小鸡”、“跳长绳”、“藏藏猫”、“两人 三足”等。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多与其他孩子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获 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学生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学会调节冲突和解决矛盾,从 而逐渐发展交往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与不同年龄层次的孩 子接触,和不同的大人接触,从而和社会接触。 活动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学生正是在活动中不断交流思想、扩展相互关系, 才培养出人际交往能力的。 三、交流交往技巧培养交往能力。 在实际的交往中, 学生可能会碰到许多的困惑,缺乏交往经验的孩子一个人 闷着小脑袋瓜是想不出为什么的, 在引导孩子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 教会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朝会课每周可以拿一次来做“排行榜”,班干部针对本周情况提出“最佳人 气奖”的候选人,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了解,给喜欢的同学投票,选出一周内班 上最受欢迎的同学。 评选结果公布后,让孩子们举个例子说说自己为什么会选择 这个同学。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慢慢从同学身上欣赏到了别人的长处,学会了 别人好的交往技巧。在活动后,很多孩子知道了:要带着真诚的微笑主动与人交 往;别人说话要仔细听;不要随便嘲笑同学,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常常帮助别人 的人会很受欢迎?? 四、适时联系家长构建“统一战线”。 教育绝对不仅仅是在学校完成的,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学校和家庭都同样担负着教育孩子的使命,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要相互配合。在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上也是如此。试想,孩子在家里丝毫不 懂得谦让的“小霸王”,如何能和别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 我们乐于见到家长疼爱孩子, 但要求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孩子尽量由父母带,一来可以增进父(母)子感情,二来方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在家里不能是家长听孩子的,孩子说一,家长不说二。对孩子在学校的交往家长 也尽量不要做过多的干涉,他喜欢和谁玩,他今天和哪个小朋友发生矛盾了,他 被小朋友欺负了??家长可以引导他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但不要去干涉,因 为我们无法替代孩子与人交往,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慢慢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只需要教会处理问题的办法,不是代替他们去处理。 五、了解学生心理加强个别辅导。 每个班都可以发现个别被群体排斥的学生, 他们被其他孩子看作是不受欢迎 的个体,他们难免沉默、孤僻、排斥性强、攻击力强。咎其原因或许因为自卑, 或许因为孤僻,或许因为“唯我独尊”无法适应群体生活。对于这种学生,首先 要从正面和侧面深入了解该生被排斥的原因。 其次走进孩子要找到他的闪光点让 同学欣赏他,乐意与他交往。最后还要教他交际的技巧让他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脱离人群的“鲁滨逊”是无法生存的。沟通、交流 这是人生活于社会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 的社会。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7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