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担心孩子游戏成瘾 家长不沉溺就是最好的预防

原标题:担心孩子游戏成瘾 家长不沉溺就是最好的预防

导读:

  北京安定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医师迟勇表示,孩子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游戏障碍不仅会导致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心理抑郁等问题外,还会带来身体缺乏锻炼、忽略健康饮食、视力或听力下降、睡眠不...

  北京安定医院成瘾医学科主任医师迟勇表示,孩子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游戏障碍不仅会导致孩子的攻击行为和心理抑郁等问题外,还会带来身体缺乏锻炼、忽略健康饮食、视力或听力下降、睡眠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游戏成瘾的相关症状包括:无节制沉溺于单机或网络游戏;因过度游戏而忽略其他兴趣爱好和日常活动;明知会产生负面后果却仍沉溺于游戏等。世卫组织表示,确诊游戏障碍往往需要相关症状持续至少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迟勇指出,游戏成瘾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患者开始有些沉迷于游戏,但学习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第二阶段,玩游戏开始有些失控,还能坚持学习,但学习成绩、效率开始下降;第三阶段,沉溺于网络游戏并严重影响学习和睡眠,虽还能勉强坚持上学,但经常迟到、精神不振;第四阶段则已经放弃学习,晚上玩游戏至第二天凌晨甚至通宵达旦,白天睡觉至中午,可以整天不出门,不与人交往。

  “一般孩子处于一二阶段时,若经过及时的发现和合理干预,是较好矫正的,一旦发展至三、四阶段,就比较麻烦了,家长必须配合专业的成瘾医学专家才能有治愈的希望,但好多家长都是三、四阶段才发现孩子异常的。”迟勇说。

  暑假是“熊孩子”们放飞的季节,脱离了学校的束缚,家长们更应关注孩子的日常状态,将“游戏障碍”扼杀在摇篮中。

  迟勇建议,面对网络游戏,家长要首先做到不沉溺,家长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面对面沟通、互动,培养家庭共同的兴趣爱好;可让孩子多参加在自然环境中的交流活动,如夏令营活动等;应尽量减少孩子接触屏幕的次数,如无法避免,要正确引导孩子,使其建立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一旦发现孩子有游戏成瘾相关症状,家长们要关注青少年“游戏成瘾”行为背后潜在的情绪因素和其他心理、精神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