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西南大学发布2019年度该校借阅最热门100本图书排行榜

原标题:西南大学发布2019年度该校借阅最热门100本图书排行榜

导读:

  朝气、果敢、喜欢探索创新;桀骜、物质、自我意识强烈……这大概是不少人对00后的惯常认知。这似乎也意味着,00后与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是格格不入的。  线个世界读书日,西南大学...

  朝气、果敢、喜欢探索创新;桀骜、物质、自我意识强烈……这大概是不少人对00后的惯常认知。这似乎也意味着,00后与传统文化和经典名著是格格不入的。

  线个世界读书日,西南大学图书馆发布了2019年度该校大学生借阅图书大数据。数据显示,入围借阅量最大的前100部图书中,大多是世界或中国名著,《鬼吹灯》等网络流行图书反而有走弱之势。该校统计数据还显示,钱钟书的《围城》连续三年高居借阅榜之首。

  受疫情影响,目前西南大学未正式开学,教学活动在网上进行,所以该校大学生年度个人借阅量文理科前十强名单暂未公布,但西南大学图书馆发布了2019年该校借阅最热门的100本图书排行榜。钱钟书的《围城》和2017年、2018年一样,继续受到大学生热捧,以全年借阅5334人次高居榜首。第2名至第10名依次是《苏菲的世界》《红与黑》《人间词话》《万历十五年》《红楼梦》《幸福之路》《全球通史》《傅雷家书》《美的历程》。

  “这10本书是清一色的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长期关注大学生阅读现象的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教师、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作家郑劲松说:“自启动大数据对年度阅读状态分析以来,人文社科经典继续受到大学生青睐,这已是常态。”

  与2017年、2018年相比,去年借阅量前10名的图书中,前9名都上了3000人次,而2017年、2018年位居借阅量榜首的《围城》都没超过1000人次,这是怎么回事呢?该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图书资料的投入,基于人文社科图书受欢迎的程度,学校会增加购置这些上榜图书的复本量,以保障大学生能够借阅到,最热门的图书复本在100本以上。“有书可借,自然也就增加了借阅量。”郑劲松说。

  《围城》能够连续三年进入西南大学年度借阅量榜首,在郑劲松看来,一是这本书太出名,早已享誉世界;二是《围城》讲述了抗战内迁高校的校园生活,作者深刻而幽默的笔触,令读者神往;三是《围城》所揭示的爱情与婚姻、人生的困局与命运,容易让进入大学之后的年轻人产生共鸣与共情。

  在西南大学图书馆这份年度借阅量前100本图书榜上,记者发现大多是耳熟能详的中外经典著作,文学类占80%以上,且多为西方名著,如《简爱》《茶花女》《呼啸山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尼娜》《教父》《十日谈》《麦田里的守望者》《包法利夫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海边的卡夫卡》《傲慢与偏见》等,中国文学上榜的仅有现当代文学中的《四世同堂》《红玫瑰与白玫瑰》《平凡的世界》《狼图腾》《林海雪原》《尘埃落定》《许三观卖血记》《穆斯林的葬礼》《陈忠实小说自选集》等十余本,另外还有《传》《名人传》《乔伊斯传》等中外名人传记,以及《史记》《中国哲学史》《国史大纲》《中国思想史》《西方美学史》等史学著作,《国富论》《理想国》《时间简史》《人论》《物种起源》等哲学著作。当然,也不乏《地狱的十九层》《梦里落花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天使总是笨女孩》等早期网络文学精品。

  “不难看出,有人说00后大学生远离传统和经典,可能是误判。亲近经典和传统文化,是良好学风的转变。”对这份大数据所反映的借阅状况,郑劲松认为,近年来西南大学狠抓经典导读,从2013级开始设立名著阅读学分,每届新生入校时,学校就列出100部人文与科技经典名作,由学生选读,并配套开展知名专家的导读课程,随后还进行统一测试,测试合格就能获得2个学分,这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去阅读经典。

  与往年比较,曾经位列借阅榜前10的沈从文《边城》,已跌出前100本热门图书榜,除老舍上榜外,鲁迅、茅盾、巴金、冰心等大批作家都没能上榜。

  “不能简单看这个数据,就认为学生们远离鲁迅、沈从文等,这估计与中学语文教育有一定关系。”对此现象,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经典导读与欣赏》主讲教师董小玉教授认为,曾经有段时间,很少直接将经典作家作品作为中高考阅读试题,产生了弱化导向,不过这个现象正在转变。去年开始,经典作品已经“重出江湖”,期望能引起中学教师重视。

  董小玉同时认为,大量中国名作家作品其实已经安排在中小学时代的课外阅读中,很多著名作品已有电子图书版,学生们采取手机阅读等方式,纸质图书借阅量自然就会减少。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