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快乐学习从养成好习惯开始(图)

原标题:快乐学习从养成好习惯开始(图)

导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在10岁左右就已基本形成。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在10岁左右就已基本形成。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应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青岛早报家长公益课堂在上周六特邀原青岛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金翠华老师,为崂山育才学校的一二年级家长们主讲《快乐学习——从养成好习惯开始》,金老师的报告激情投入,语言亲切生动,说理深入浅出,并能结合真实案例引发家长们的思考、触及内心,赢得了在场家长的热烈响应,全新的教育理念,使在场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它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金翠华老师指出,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专心地听、说、读、写,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大量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习反思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等。

  学会快乐高效学习“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除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外。还要会学习,会快乐的学习,会高效的学习,这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金翠华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快乐高效学习的基础。以小学数学为例,要求和生活联系紧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并呈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才是好玩的。学以致用,除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和分数之外,要让学生全面的感受到学习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好、更方便,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孩子学会了快乐学习的技能,在他眼里,学习知识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但要教师与家长之间密切配合,步调一致。比如给孩子制订学习规范。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实际帮助制订具体的家庭学习规范,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当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孩子来说,能否引起模仿,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大人不应该一方面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另一方面自己玩扑克、看电视、猜拳行令等。这样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给孩子的过失留下借口。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6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