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家庭亲子游戏

原标题:家庭亲子游戏

导读:

  家庭亲子游戏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 20~30 厘米的平行线....

  家庭亲子游戏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 20~30 厘米的平行线.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小桥)的两端。

  过小桥 目的: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遇到困难时的反应能力。 准备:场地上画两条间距 20~30 厘米的平行线.孩子和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在平行线.游戏开始,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走到“小桥”中间相遇时,互相 扶着对方的身体, 侧身同时经过“小桥”。 然后继续沿各自前进的方向走到终点。 3.爸爸、妈妈、孩子两人一组重复游戏。 波浪球 目的: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准备:皮球 1 个。 玩法: 1.孩子、爸爸、妈妈面向同一方向站成一竖排,三人前后相距适当的距离, 腿同时左右开立,孩子持球当排头。 2.游戏开始, 孩子双手将球从胯下传给后面的爸爸,爸爸拿球经头顶向后传 给妈妈,妈妈接球后快速跑到前面当排头,游戏继续进行。 落叶飞舞 目的:1.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2.提高幼儿手眼配合的协调性。 准备:纸或树叶。 玩法: 1.孩子与爸爸(或妈妈)面对面站立,爸爸手拿一张纸或一片树叶并举到适 当的高度。幼儿双手(手心相对)自然伸开,放在胸前,眼睛注视着爸爸手中的 纸或树叶。 2.游戏开始,爸爸突然松开手,纸或树叶便自然下落,幼儿赶紧用双手拍击 下落的纸或树叶,拍中则胜。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摘果子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2.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准备:水果图片若干,用曲别针别在细绳上。 玩法: 1.爸爸、妈妈分别抓牢挂有水果图片的绳子的一端,并举到适当的高度,表 示果园。 2.孩子提着篮子来到“果园”, 用力跳起摘果子, 把摘到的果子放进篮子里。 游戏重复进行。 猫捉老鼠 目的: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 准备:分别画有猫、老鼠和老鼠洞的图片 3 张,场地上画直径为 1 米的圆圈 3 个。 玩法: 1.将 3 张图片揉成团儿,放在地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抓一个纸团儿分别 站在 3 个圆圈里。 2.抓到“老鼠洞”的人原地不动,并举手高喊“老鼠洞”,同时,“猫”迅 速跑去抓“老鼠”,“老鼠”则立即向“老鼠洞”的方向跑。看谁反应快、跑得 快。游戏重复进行。 小小排球 目的: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2.提高幼儿全身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气球 1 个,细绳 1 根。 玩法: 1.气球轻轻抛向空中,爸爸、妈妈、孩子三人轮流用手拍或用头顶气球,尽 量不让气球落地。 2.爸爸、妈妈分别抓牢一根细绳的一端,举到适当高度当球网。孩子站在距 “球网”3 米的线后,用力拍击气球,直到把气球打过球网为止。互换角色,游 戏重复进行。 小兔拔萝卜 目的:1.锻炼幼儿双腿跳跃的能力。2.提高幼儿投掷的准确性。 准备:啤酒瓶若干,直径 20~30 厘米的竹圈(或塑料圈)若干,场地上画 间距为 3 米的平行线.将啤酒瓶均匀地摆放在终点线上,爸爸、妈妈、孩子各拿个竹圈(或塑料 圈)站在起点线.游戏开始,三人模仿兔跳的样子从起点线跳到中线后,原地站好,分别向 终点线处的瓶子投掷竹圈 (或塑料圈) 谁套住的瓶子多, , 就表示哪只“小白兔” 拔的“萝卜”多。游戏重复进行。 小鱼漏网 目的: 锻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变向、 躲闪跑的能力, 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 准备:方纱巾 1 条。 玩法: 1.爸爸、妈妈面对面,双手分别扯住纱巾的四个角当“鱼网”,孩子当“小 鱼”。 2.游戏开始,小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网跟着追赶小鱼。当追到小 鱼后,立即把小鱼套在网中。游戏重复进行。 会跑的背篓 目的: 1.锻炼幼儿双手轮换投掷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准备:纸团儿若干,背篓 1 个,场地上分别画直径为 1 米和 3 米的内外两个 圆圈。 玩法: 1.爸爸、妈妈、孩子猜拳决定一人背篓。背篓者站在内圆圈里面,投掷者站 在外圆圈上。 2.游戏开始,背篓者在内圆圈里面走动躲闪,防止对方把纸团儿投入篓内。 两位投掷者设法向篓内投掷纸团儿。三人互换角色游戏,在规定时间内,谁篓里 的纸团儿少,谁为胜者。 小小保铃球 目的: 1.锻炼幼儿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滚球的准确性。 2.发展幼儿上肢力量, 提高手眼配合的能力。 准备:内装少许水的塑料矿泉水瓶 6 个,皮球 1 个。 玩法: 1.在场地上将 6 个瓶子摆成三角形,爸爸、妈妈、孩子分别站在距瓶子 3 米或 5 米的起点线.游戏开始,三人交替持皮球模仿打保龄球的动作,对准瓶子,用力将皮球 沿地面抛出。击倒一个瓶子得 1 分,看谁打得准,得分多。游戏重复进行 俗语有云:“三岁定八十。”0-3 岁是一个人智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段关键时期应该如何 把握,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不少家长为了工作,采取传统育儿方式,以为孩子吃得好就行, 把孩子全托付给老人、保姆(文盲)照顾,这种只停留在养、带层面上的方式并不利于孩子 的智力成长。也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心切,孩子还小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让孩子 识字、做数学题等,这种揠苗助长的方式更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林少勇医生指出,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养育 0-3 岁幼儿 的正确方法是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多与孩子交流、做游戏。 经典游戏积木是首选,它适用范围广,适合 9 个月以上的孩子玩。9 个月的孩子开始能独 自坐稳, 还能灵活地转身, 这时候就可以让孩子玩简单的积木, 例如搭高。 在搭高的过程中, 不仅能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还能训练孩子的手指精细动作能力。 年龄稍大一点的时候, 就可以让孩子玩比较复杂的积木,例如让孩子玩有形状的积木或者用积木搭建不同的造型。 孩子的手指协调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在游戏中就能得到训练。 林少勇一针见血地指出,积木是现在市面上少有的适合幼儿的玩具之一,现在市面上五 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玩具虽然制作精美、奇趣刺激,其中不乏高科技含量,但是大多数并不 适合 0-3 岁的孩子玩。幼儿并不适合玩太复杂的玩具。 林少勇建议家长, 不妨在家里自己制作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的“土玩具”, 与孩子共同游戏, 让孩子真正在游戏中学习。 自制玩具一:钓鱼。适合 1 岁-1 岁半的孩子。所需材料:硬纸数张(剪成鱼的形状),回 形针数个(做鱼钩),线,小木棍(做钓竿),磁铁(与硬纸贴在一起)。这个游戏能训练 孩子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手指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包括颜色、形状、动作等),还有语言 能力等。 自制玩具二:自制图片。适合 1 岁半-2 岁的孩子。所需材料:纸、画笔。家长可以制作 一些有针对性的图片,例如画一匹完整的马与一匹缺失了一条腿的马同时放在孩子的面前, 让孩子指出两幅图的不同,这种针对性强的图片能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还可以灌输类别、 数字的概念等,对孩子有启蒙的作用。 自制玩具三:高尔夫球杆(或称门球)。适用 1 岁半以上的孩子。所需材料:塑料瓶一 个,瓶口可用卷成柱状的报纸塞住,延长整体长度;小球一个。家长可灌输游戏规则等观念 给孩子,同时也能训练孩子的手臂力量、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带给孩子更多学跑的 机会。这个游戏的运动量比较大,尤其适合偏胖的孩子。 只要有心思,就能想出创意无穷、有益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林医生一直强调,游 戏不只是玩玩具那么简单, 也不是孩子的个人事情, 游戏是有生命力的, 玩具只是一种教具, 是帮助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实物桥梁,起辅助的作用。唱儿歌、玩故事接龙等游戏,虽然没有 实物的桥梁支撑,但同样是很好的选择。 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才是游戏的真正内涵,才是育儿的关键所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