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流儿童”引发社会关注心理辅导成难题
导读:
11月30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下称《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调查...
11月30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流动儿童蓝皮书: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下称《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人口规模被管控的现实情况下,流动儿童的入学门槛高、入学难度大;而相伴而生的“回流儿童”群体则面临严峻的心理和学业问题。
那么,什么是“回流儿童”?是指那些至少有过一次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或求学的经历,但由于各种原因又返回家乡的儿童。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父母在外工作打拼,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最终还是回到户籍地参加考试。
据亲贝网小编了解,报告中,与“非回流儿童”相比,“回流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差,留级的比例也更高,达到了22%。在心理发展水平方面,其中“回流儿童”的抑郁比例更高,达到了64.26%。总之,与人口流动相伴而生的“回流儿童”群体,特征更为复杂,他们面临比较严重的学业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普遍性问题,城市容不下,家乡不熟悉,需要很强的适应力。
所以就“回流儿童”的心理问题,家人一定要多加陪伴,学校也要多加关心,确保儿童心理健康,顺利度过适应期和过渡期是第一要务。在父母因为谋生所需不得不让儿童留守的情况下,学校应尽可能地承担起育人的责任,确保留守儿童尤其是“回流儿童”心理健康,融入顺利。
亲贝网小编认为:眼前一定做好回流儿童心理辅导,但这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希望国家尽快从根本上解决,逐步完善各方面的制度,给孩子创造好的成长条件。
发现本站文章存在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发邮件时请把#换成@),管理员将及时下线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