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

原标题: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

导读:

  儿童怎样形成自己的性格 好的性格意味着好的习惯或者美德。性格的成长需要美德的全面发展。正常情况下,可 以通过有规律的良好行为获得美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规律的良好行为可...

  儿童怎样形成自己的性格 好的性格意味着好的习惯或者美德。性格的成长需要美德的全面发展。正常情况下,可 以通过有规律的良好行为获得美德, 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规律的良好行为可以养成性格方面 持久的优点。比如,不管自己心情好坏,总是努力保持礼貌,这会养成宽厚仁慈和尊重他人 的美德。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 西方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都在回避美德这个概念, 并且崇尚自然和天 真无邪的理念。其结果是,就像任何一个老师都会告诉你的那样,许多孩子在成年之后没有 达观、负责任和尊重他人的习惯,而这些习惯都是他们在生活中必需的。他们就是未被教会 怎样和人性固有的弱点进行斗争。 在某些人看来,“美德”这个字眼听起来已经老掉牙了,并且暗示着把苛刻的、不受欢迎 的说教强加给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 事实恰恰相反。 最有效的德育方法是温情脉脉的熏陶, 它与众不同的效果是拥有良好习惯时的安逸与快乐。 儿童通过正面的榜样进行学习, 他们喜 欢在实现有挑战性的期望时, 别人能鼓励他们。 他们喜欢得到明确而且前后一致的解释与指 导、可以解释的方法和责任、以及建设性的改正建议。我们的目标是教会孩子自己清楚地思 考,不受不良习惯和外部影响的干扰并且拥有一颗慷慨的爱心。 子女培育的最终结果是使他们成为成熟的成年人 子女培育是一门艺术, 它不只是为了培养幸福的孩子, 而且也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幸福、 成熟而且慷慨大方的成年人。 令人遗憾的是, 大多数关于养育孩子的书籍都是技巧性的而不 是策略性的。它们过于强调“微观的养育”:怎样让孩子快乐(而不是怎样教导他们成为一 个快乐的成年人)、怎样避免发脾气、怎样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谈话、怎样换尿布。它们一 点也没有告诉父母们怎样培养孩子建立一套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念。 好的子女培育注重孩子 长期的身心幸福,而不仅仅是眼前利益。父母们需要从培养性格方面考虑问题。他们应当想 象自己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什么样的性格优点,然后培养他们具备这些优点。 孩子没有坚定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幸福 成功的子女培育就是向他们传授好的价值观念, 以便他们在为自己未来的家庭做出奉献 时,终生都感到快乐和幸福。好的行为源于拥有好的价值观念,但这不是培育孩子的最终目 1 的。一个懂礼貌、有能力而且又勤劳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可能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由于过于注 重实际而没有人情味,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做出持久的奉献。 我们需要努力保证自己的所有行为都以善良、爱心为基础。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有良好 的行为习惯(比如整洁、刻苦、诚实,如此等等),而这些行为需要以爱心为基础。这种爱心 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做出这方面的表率,即使是在和一个小孩子打交道时,也要坚持这 样做。在教一个孩子时与其说说“做这件事,因为它能帮助妈妈”,还不如说“做这件事, 因为我这样说了”。 然而,许多父母未能传授好的价值观念。这有三种原因。 第一, 除了“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以及“不要故意伤害任何人”之外, 现在的父母经 常没有把明确的价值观念教给自己的孩子。在当今世界里,单单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年轻 人面对着许多有害,但是强烈而且很有诱惑力的影响。 第二,有些父母确实拥有好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却把这些观念当作一种负担。他们必 须表现出这种样子: 他们所谈论的价值观念确实让他们感到幸福, 并且让他们的家庭变成了 幸福的地方。否则孩子们就会想道:“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但是我需要找到生活的幸福。 我需要别的价值观念。” 第三,不管是哪一个年龄段的父母,有时候都会无法遵从自己的价值观念。如果做父母 的希望把宝贵的宗教信仰和信仰实践传下去, 那么最重要的是, 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 表率并且表现出对上帝的诚挚感激, 而且他们需要让孩子明白, 生活中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 挑战,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这些信仰和信仰实践是内心平和与镇定的源泉。 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 西方社会讨论“美德”已经有 2,500 年的传统历史了。它开始于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们, 这些人确认了四种核心的美德:审慎、节制、公正和坚韧。用现代的说法,我们将其称作合 理判断、自我控制、尊重他人以及达观。这些良好的习惯不是希腊人独创的。犹太教和基督 宗教都在自己关于道德的教义里采纳了它们,东方世界的伟大传统也是这样做的。但是,希 腊人,尤其是亚里士多德,最先对美德进行了分析。 对构成每种美德的东西都稍微加以熟悉, 这不是象牙塔里的天方夜谭。 孩子们要想过上 幸福的生活,要想拥有成功的人际关系,并且应付生活中的负担和挑战,这四种主要美德都 2 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们需要一个框架,以便鉴别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有了这个框架,他们就 可以一起讨论,制定策略,以便帮助自己的孩子成长。 合理判断(审慎) “审慎”这个字眼可能包含有胆怯、 犹豫不决和反复考虑的意思。 但是真正的审慎是一 种生气勃勃的美德, 它使得我们以最好的方式运用自己的自由, 这种方式将会导向真正的自 我实现。一个审慎的人不会追求虚无缥缈的幸福。 在培养孩子时,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怎样让他们学会负责任、独立自主,并且教会他们 进行自我管理的技巧。 当然, 我们无法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决策实践—这只能视他们的年龄而 定。 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 合理判断都是一种美德。 甚至初学走路的孩子也能练习着做出良 好的决策—是现在就吃还是以后再吃,是帮助妈妈做家务还是去玩游戏,如此等等。他们是 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出决定的, 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正在做着的事情。 但是十几岁时的明显 特征是自我指导, 因而合理判断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当父母们注意到自己的儿女身上正 在形成独立的精神时,他们不应当感到害怕。他们不应当仍把十几岁的少年当成一个孩子, 不应当为他们的独立性感到痛苦并且立下很多规矩。 通常情况下, 对于十几岁的孩子, 除非他们是在缺少经验的情况下去做有害身体或者有 损道德的事情,否则听由他们自己选择准备做些什么,然后再在事后打听事情的经过,这会 有效率得多。 应当鼓励他们去做和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的事情, 这是在生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