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贫困儿童及时享受学前教育红利
导读:
据媒体报道,按照教育部规划的时间线,到今年年底,全国学前3年的儿童毛入园率要达到85%。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相关人士建议,中央政府可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兜底其余尚未入园的儿...
据媒体报道,按照教育部规划的时间线,到今年年底,全国学前3年的儿童毛入园率要达到85%。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相关人士建议,中央政府可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兜底其余尚未入园的儿童,推广“山村幼儿园”模式,让他们早日入园。
无论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践层面来讲,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都是性价比最高的。有调查结果显示,山村幼儿园儿童具有较好的执行功能、社会情感和学习能力,其认知和语言发展水平都在正常以上。山村幼儿园的孩子,不仅有更好的利他性、奉献精神,愿意分享资源和利益,更能体会他人消极情绪并提供帮助,而且其升学成绩也明显好于其他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学前教育能够解放家庭生产力,让家长省去照顾幼儿的后顾之忧,更好增产增收,是精准脱贫的政策起点。
近年来,全社会对学前教育都投入了大量的关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已经实施了3轮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启动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行动。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公办园比例显著提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明显扩大。最近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全国幼儿园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幅为12.30%,全国幼儿园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幅为14.32%,领跑其他学段的财政投入涨幅。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过程中,农村学前教育受益最大,从2010年到2018年,农村地区幼儿园总数增加了61.6%,儿童在园规模增加了26.6%。在新增资源总量中,农村幼儿园占69.8%,在园幼儿占49.2%。但是在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公办幼儿园覆盖率仍较低,有的村别说公办幼儿园,连民办幼儿园都还没有。也就是说,在学前教育大步向前发展的同时,在最贫困、最边远的农村地区,儿童毛入园率是最低的。这些儿童恰恰是最需要早期教育支持的。无法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意味着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将变得更为艰难。
不可否认,在边远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阻力重重,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痛点,但不管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还是从保障教育公平,更好发挥教育财政投入的兜底功能来说,都要求让贫困儿童有园上、上好园,为他们的后续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最弱势的贫困儿童的关注程度,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直接体现。因此,一方面,要在继续优化教育财政投入结构、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建立乡村幼儿园,发挥好财政的兜底功能。在县级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由中央财政安排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由当地教育部门落地学前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探索和创新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金、社会力量发展乡村幼儿园。总而言之,不能让最底层、最弱势、最需要学前教育的孩子们最晚享受学前教育大发展的红利。
为了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湖南省教育督导委员会近日公布了《湖南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或许用不了几年,吴雷的这种幸运,可以被更多的人体会到——9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周洪宇在长期观察和分析后发现,“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不”——幼儿园总量不多、公办园明显不够、民办园良莠不齐、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近日,中央财政下达转移支付资金188.4亿元,比上年增加19.9亿元,增长11.8%,继续支持各地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相关人士建议,中央政府可以专项资金的方式兜底其余尚未入园的儿童,推广“山村幼儿园”模式,让他们早日入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