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孩子的性格家长只能干预不能改变(图)
导读:
答:2岁多的宝宝应该是一个愿意表现自己的时期,如果不爱表现首先要考虑他的养育环境,孩子们所有的表现都是跟他养育的环境和养育他的人发生关系的,我们不要一出现问题就问孩子怎么了...
答:2岁多的宝宝应该是一个愿意表现自己的时期,如果不爱表现首先要考虑他的养育环境,孩子们所有的表现都是跟他养育的环境和养育他的人发生关系的,我们不要一出现问题就问孩子怎么了,要问你给了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和陪伴。如果他只喜欢表现自己擅长的,不擅长的不喜欢,这样不用担心,但一定要让他参与其中,哪怕是在旁边看着,然后告诉他,表演人的感受和观看者的感受。有的时候做一个很好的观看者也是很好的角色,对孩子们的性格我们只能干预不能改变。
答:首先应该合理安排他写作业的时间。回家之后,大人做饭的时候他可以先玩、吃水果等一系列他愿意干的事儿。然后和孩子一起“写作业”,这种陪伴的时间可以由长到短,前一段时间全陪,后来陆续减少。然后进行平行互动:你看报纸、他写作业,你做家务、他写作业……延长他的坚持性。最后筛选有价值的作业,有些反复训练的作业如果你觉得孩子会了,可以适当减少让他做,因为机械训练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只能磨灭他对知识的兴趣,更多的是动手收集材料、制作小作品、绘画的作业,一定要带孩子做,不但要做,而且要说,要给他正向的鼓励。
对于书写姿势,我觉得正向督促法很好,对了就及时奖励,由物质到口头。如果10分钟做不完,你可以动静交替,但一定要跟上行动上的陪伴和语言上的鼓励,让孩子知道你是关注他的,支持他的。后续的,你可以把他进步的、表现好的一面告诉老师,让老师在班级表扬他,或者把他的“作业”粘贴在家里,让所有的人看,给予及时激励。
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比聪不聪明更重要,这种培养必须是妈妈亲力亲为,别人不能代替。
这个34个月的宝宝延迟满足训练做得不够,必须进行延迟满足训练。开始的几次,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千万不要正面与他“交手”,让他尽量发泄,满足他,等他脾气缓和或者他高兴的时候对他进行延迟满足训练,用商量的、物质刺激的方式,每次拖延他想达到目的时间和事情,如果他能配合你延迟,你就要奖励他,要比他的预期多,让他知道原来生气发火可以达到目的,听话还可以得到的更多,从而转变他的处世态度。如果发现他的表现有所转变,就要延长时间、增加奖励,从而达到只要你跟他商量,他就会听的效果。接下来,就是延长满足时间、减少奖励,变物质为语言、为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有统一的目标,评价标准要一致。
“人是模仿的动物”这句话没错,“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这句话更对。家长要多反思,孩子们的行为就是家长的影子。
这个孩子是2-3岁俄狄浦斯期(父子关系亲密期)度过得不好的典型表现。俄狄浦斯期是“母子亲子”关系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尤其是男孩子。你现在需要补救,让爸爸多陪伴,做不到这一点,你的孩子还会这样,而且到了初中的青春期就会出现逆反、早恋、恋母等问题。
必须要给你儿子和你爱人制造共同活动的机会和环境,比如亲子阅读、看电影、打游戏,让他俩相处。这么大的孩子不要再让老人带了,给他和爸爸制造机会,或给你们一家三口制造机会,你们才是一家子。
如果孩子以前愿意上幼儿园现在不愿意去了,肯定是她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儿,孩子入园焦虑期是有反复的,这种反复一定是伴随着一些事情,肯定是在与教师、同伴玩的过程中受到她认为“不公平”的待遇。当然,如果你不想去了解事情的实质或者了解起来麻烦的话,你就需要帮助孩子修复她和老师、小伙伴之间的关系,胆小、内向不是问题,但需要了解问题的实质。
6岁之前的孩子每个时间段都会有不同的敏感期,这是一种口欲期延迟的表现。这种情况如果引导得好是可以自然消失,千万不能强化或者制止。
首先要观察他在什么情况下咬指甲,是紧张还是兴奋?然后尽量分散他的注意力,而不制止或强调。让他做一些用手做的事情,在他不咬指甲的时候,要讲一些跟手的功能有关的事儿,比如:女孩子手的美丽,男孩子手的力量、能耐,手破损之后的危害等等,让他能在具体问题上达到一种迁移,学会保护手和利用手。
接下来,如果家长感觉到孩子能明白手的功能了,也有了控制自己的意识了,就要和孩子有个约定,比如一咬手你就朝他笑一下,控制住自己没咬手的时候他过来告诉你,你就给他一个小奖励,比如拥抱。用这种良性的刺激去巩固他的好习惯。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所以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努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