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全国60%儿童心理亚健康

原标题:全国60%儿童心理亚健康

导读:

  心理专家表示,我国约有60%的儿童,心理呈亚健康状态;因不善表达,很多家长会忽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继而使问题加重。  龙龙(化名)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原本成绩出色的他...

  心理专家表示,我国约有60%的儿童,心理呈亚健康状态;因不善表达,很多家长会忽视对孩子的心理疏导,继而使问题加重。

  龙龙(化名)今年11岁,上小学五年级,原本成绩出色的他,因为近半年来沉迷手机游戏,经常贪黑熬夜,致使龙龙看上去非常憔悴。

  龙龙的妈妈唐女士介绍,因为龙龙是独生子,自己和龙龙爸将所有的宠爱都给了他,从小到大,只要龙龙提出了要求,基本都会满足。

  “上学以后,老师说龙龙很聪明,成绩也非常好,我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高兴,觉得他真给我们夫妻俩争气。”唐女士说,龙龙从小就喜欢摆弄爸妈的手机,而且一玩就不爱松手。

  据唐女士描述,起初,龙龙只是偶尔逃学,去别的地方躲起来玩手机;逐渐的,逃学次数越来越多,甚至跟老师撒谎生病。

  直到老师找到家里,自己才发现龙龙出了问题,“他知道我们发现他逃学以后,完全没有害怕的意思,反而公开地逃学了,就在家里不出门,除了上厕所,几乎都是躺在床上的。”

  唐女士和爱人试图阻止龙龙的这种行为,但龙龙的反抗方式很激动:掀桌子,撕试卷,摔东西……屋子里经常是一片狼藉。

  经过心理专家诊断,龙龙患上“游戏依赖症”,这与龙龙的父母过分溺爱他有关,欲改变龙龙的症状,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待龙龙的方式,不要溺爱。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表示,儿童带着对世界的模仿、好奇等心态来到这个世界上,喜欢野外生活,喜欢获得成功,收获了他们喜爱的感觉后,就会觉得幸福快乐。但有一部分孩子,因为种种原因,体会不到应该体会的快乐,继而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刘长辉介绍,在2015年度,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接诊的12岁以下儿童有4032人次,占总门诊量的3.10%,患有重度心理问题的儿童占1%左右。我国所有儿童里,60%在心理上呈亚健康状态。

  儿童期哪些心理问题较常见,咋应对(一)孤独症:根据2015年统计结果,沈阳8岁以下孤独症儿童有2600余名,我国约0.41%的儿童患有孤独症,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上升。

  对于孤独症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动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

  (二)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我国儿童中,4%-6%患有这种病症,我国约有1500万-3000万儿童有此病症,只有不到1%的儿童得到了正规诊断和治疗。

  对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着眼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一起游戏;充实孩子的生活内容,让他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多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压力。

  (三)儿童恐惧症:我国儿童中,0.9%-1.1%患有这种病症。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表现为患者过分害怕某些事物和情境,恐惧对象有两大类:一是恐惧身体损伤;二是恐惧自然对象或事件。如密闭空间、人群、夜晚、社交等。

  儿童恐惧症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心灵,心理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家长和医生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经常陪伴、降低孩子的焦虑感,并对孩子表示信任,让孩子建立信心,克服恐惧。

  (四)口吃:我国儿童中,0.49%患有口吃,且男女比例为9:1,这是因为男孩发育较女孩慢些,且在外活动度、表达度高于女生。

  口吃会降低一个人的自信度,时间一久,会引发社交恐惧等其它心理问题。治疗口吃,首先要降低恐惧感,不要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不要害怕出错,经常练习。另外,在进行交谈甚至演讲时,将心态放轻松,可将注意力转移到说话内容上,不要给自己过大压力。

  (五)夜尿症:我国患夜尿症的儿童约占1.5%,表现为到了3岁甚至以上还是尿床(正常2岁以后就不尿床)。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患有夜尿症的儿童,很可能是家长对其缺少关爱或者过度关爱,应把握好关爱、教育的尺度。

  (六)儿童强迫症:我国儿童中,患有强迫症的约占0.7%-2.0%。儿童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童期情绪障碍,1/3-1/2的成年强迫症患者来自于儿童期。

  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树立自信;还要帮助儿童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七)儿童攻击行为:我国儿童患有攻击行为的约有5%-15%,且比例在逐年增多。造成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有家长情绪暴躁的影响;过分溺爱、长辈教育态度不统一等原因。

  预防、控制儿童出现攻击行为,家长首先要注意言行,不能随意表现出打骂的一面;对孩子的教育要保持一致;宠、教有度,不能过分溺爱。

  (八)游戏依赖症:对于儿童患上这种症状的数据,并没有统计。但是,随着科技进步、游戏项目的增多等,患上该病症的儿童比例正逐渐上升。患上该症状的儿童,常伴有脾气暴躁、没耐心的表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8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