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吴睿鸫:用第三方平台阻断培训机构“跑路”

原标题:吴睿鸫:用第三方平台阻断培训机构“跑路”

导读:

  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是许多家长选择的一种培训方式,但伴随着教育培训平台的增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前不久,记者接到家长反映,称一家提供乐器陪练的网络平台突然无法登...

  眼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育培训是许多家长选择的一种培训方式,但伴随着教育培训平台的增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前不久,记者接到家长反映,称一家提供乐器陪练的网络平台突然无法登陆,所交数千元培训费用无法退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1月24日央视)

  眼下,教育培训机构采取的预付款模式,优惠力度大、性价比高,这对于广大家长而言,这种收费模式具有无法阻挡的诱惑力,大都会趋之若鹜。

  一些培训机构毫无征兆地关门“跑路”,其所有工作人员也都“人间蒸发”,近些年来屡屡发生。究其原因,绝大多数都是自身经营不善,资金链条断裂,难以支撑下去。这原本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但由于培训机构法人代表的“跑路”,家长预缴的培训费却无法得到退还,特别是有些家长预缴的培训费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年限,数量高昂的培训费,若遇到培训机构走逃失联,难免会给家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际上,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18年出台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就提到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2020年4月,教育部也发布提醒,再次重申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要严格遵守上述规定;2020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校外培训机构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的通知》。

  国家一系列制度安排,并没有有效遏制培训机构提前收取长时期培训费问题,“爆雷”现象仍旧频频出现,这与教育部门本身执法能力欠缺有关。所以,我们不妨换一个监管思路,具体点讲,以“3个月”作为预付费“红线”的前提下,教育部门可联合金融部门,选择一些公信力好的金融机构,作为第三方托管平台。

  如此以来,学员预缴的课程培训费,不再直接支付给培训机构,而是通过金融部门监管的第三方平台,按照授课进度来拔付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费,这既能保障校外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行,也能有效保障学员预缴的学费资金安全。

  若延伸开来,餐饮、健身、美容美发等行业可结合自身的特点,引入第三方平台监管模式,量身定作付费管理模式,来破解预付费诸多领域的“跑路”顽疾。

  当然,对事后监管也绝不能手软,对于“跑路”的商业培训机构,要严格追究法人代表的民事以及刑事责任,将其纳入从业“黑名单”,扫地出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