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养孩子好习惯需善用“加减法”
导读: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即好行为的结果使人快乐,坏行为的结果使人痛苦。良性循环养成好习惯,恶性循环养成坏习惯。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即好行为的结果使人快乐,坏行为的结果使人痛苦。良性循环养成好习惯,恶性循环养成坏习惯。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他认为,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其获得、保持和消失是由这些定律和法则来控制的。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了你的天性。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源于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然是父母的天职。然而,法国思想家卢梭却提醒我们,人是应当服从法则的,但最重要的法则是,能够在有所需要的时候可以毫无危险地打破法则。其难度在于,养成习惯而不束缚于习惯,保持心灵的自由。
儿童教育离不开细节的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习惯养成绝不仅仅是行为训练,必须坚持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导向。比如,引导孩子礼貌待人,不是只要求微笑和问好,而需要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培养人格化习惯。
培养好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父亲对儿童时代的撒切尔夫人的要求是:“永远坐第一排。”哪怕是坐公交车、听讲座也要坐在第一排,以此来培养她的积极气质。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女首相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儿童的习惯培养需要明确规范的细节,而不能只要求“一定好好的”。比如,书写姿势的第一要领是八个字,即头正、背直、脚平、臂开,第二要领是“三个一”,即头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有些父母把皮筋绑在一寸的位置上,强化了孩子的理解,便于比照练习。
如哲人所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教育的高超艺术就是让人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对习惯研究最为深入的教育家当属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他认为,良好的习惯就像有效的道德资本,你可以终身享受其利息,而不良的习惯则像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甚至可能让人“破产”。
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习惯,哪里就有神经系统在工作。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意思是说,行为的习惯性越深,反射性就越强,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链接。这也说明,经过培养,人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
养成好习惯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这个漫长过程靠什么才能坚持下来呢?对儿童来说,关键的因素是主体体验,即让孩子自己体验到按照好的习惯做就成功就快乐,按照坏的习惯做就失败就痛苦。显然,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对提高孩子的认识特别重要。
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矫正坏习惯?我总结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加减法”也是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即你希望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鼓励他相关行为多多出现;你希望孩子矫正什么样的坏习惯,就鼓励他控制和减少相关行为。(孙云晓)
我们应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深刻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深入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
新的征程已经起步,我们要振奋精神,闻鸡起舞,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腔热情、那么一种精神,向着美好的朝阳出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走过70年的历程,新中国教育成就斐然。在历史的坐标轴上观察中国教育的发展,从国家重大政策的演变中加强对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可以为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铸好磐石之基。
充分利用5G的技术领先优势,让5G成为媒体传播的“硬抓手”,更好地诠释优秀文化、传播精神价值,切实提高媒体传播效果。
如果我们可以推进全球优秀人才向中国移动,就能够快速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收入和福利上的差距。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力点,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特征。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逆风再起的背景下,中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方面的角色日益突显,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聚焦所在和信心与动力源。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旗帜鲜明地倡导“共同发展”价值,为反思历史、检视当下、走向未来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要对中印关系把舵定向,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规划中印关系百年大计,为中印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携手实现中印两大文明伟大复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赋予中印关系新的内涵。
70年来,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0年来,几代中国人准确把握世界大势,不断调整内外政策,推动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谱写了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篇章。
在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如何适应深刻变革的产业发展新特征,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调整,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问题和紧迫任务。
当前,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运行继续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互联网的独特魅力、强大吸引力和广泛渗透力与年轻党员的旺盛创造力等“诸力共鸣”,使得中青年党员成为“互联网党建”的中坚力量。依靠这支队伍推进新时代的互联网党建,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当前,香港极端势力的行为早已越过底线,不仅严重挑衅“一国”底线,也会进一步撕裂香港社会,伤害大陆与香港之间的感情,给香港法治带来巨大危害。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给世界的“大国智慧”“大国方案”,更需要“大国话语”来为其保驾护航。必须进一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与译介传播。
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这些来自国内外、党内外的重大风险,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继续磨砺初心,切实提高进行伟大斗争的能力和本领。
中国革命精神是我们的一个精神源头。如果没有源头,也就没有后来的水流。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加强中国革命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影响,民间投资活动还较为谨慎,存在较大释放空间,这就需要打好组合拳,多措并举激活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动力。
一篇篇文章在系统数据库中汇聚起来,一位位专家不断“通关”,成为积极公正的评判者。提升网络理论表达活跃度,激活网上舆论引导正能量,iWaes的初衷,随之逐渐实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