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军人体能标准答记者问:抓体能强素质
导读:
总参谋部今年6月颁发试行《军人体能标准》以来,全军掀起了贯彻落实的热潮,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深化各级对《军人体能标准》的理解掌握,进一步促进体能训练...
总参谋部今年6月颁发试行《军人体能标准》以来,全军掀起了贯彻落实的热潮,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深化各级对《军人体能标准》的理解掌握,进一步促进体能训练的贯彻落实,记者就部队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有关业务部门。
答:在总体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主要有三点不同:一是内容有所不同。《军人体育锻炼标准》是一项群众性体育锻炼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内容有较强的通用性,它既包括一些适合军队需要的基础性、应用性体能训练内容,又包括大量的竞技性体育锻炼内容;《军人体能标准》是一项职业标准,着眼于军人遂行作战任务的需要,在《军人体育锻炼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性和应用性体能训练内容,取消了竞技性体育锻炼内容,使体能训练能够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军人职业需求。二是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军人体育锻炼标准》主要规范师以下部队的各类人员,《军人体能标准》则适用于全军和武警部队60周岁以下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现役人员,首次实现了对全军所有官兵体能训练的规范。三是评定方法有所不同。《军人体育锻炼标准》采取百分制和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评定制,虽然区分训练等级有利于调动训练积极性,但也客观地造成了受训人员的盲目攀高求快,占用了过多的训练时间资源。《军人体能标准》作为一项普及性的职业标准,本着“够用即为合格”的思路,采取合格、不合格二级评定制,力戒一味求高,力求用有限的时间解决军人体能素质问题,从而为官兵加强技、战术训练和整体训练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有利于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问:2001年颁发的《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对体能训练进行了规范,请问《军人体能标准》和它是什么关系?
答:《军人体能标准》汇总了全军各兵种专业师以下部队《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体能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大纲未覆盖的军以上机关、军队院校和非作战人员的体能标准,从而使全军官兵都有了针对性强的体能标准。师以下部队执行《军人体能标准》和执行大纲的体能标准是完全一致的。
答:机关标准主要针对军以上机关军官设置的,它着眼现代战争对军官体能的要求,兼顾高级机关体能训练时间、场地有限的实际,设置了必训、选训和辅助练习三类内容。必训内容是军人应具备的基础性体能,如体型标准、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全军军官原则上保持一致。选训内容是适应高级机关工作特点、便于组训和落实的内容,如哑铃、杠铃练习、往返跑等。辅助练习是把体育锻炼与娱乐、保健有机结合起来的非考核性内容,目的是为受训者提供更多的锻炼途径,如球类和颈部、肩部、腰部的练习操等。
院校标准主要针对院校学员设置的,院校教职员执行机关标准,士兵执行相关部队标准。学员分为学历教育学员和任职教育学员,学历教育学员体能标准由必训、选训和辅助三类内容组成。必训内容是学员必须掌握的基础性体能,达标即为60分。选训内容是适合各军兵种专业院校选择使用的应用性体能标准,每合格一项得10分,总分不超过100分。辅助内容主要用于调动学员的体育锻炼兴趣,不计入考核成绩。任职教育学员的体能标准,由各院校根据学员培训目标从《军人体能标准》中选择相应的军官体能标准执行。
答:体能训练时间安排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原则上每个工作日最后1小时应进行体能训练。各单位也可根据驻地气候特点和天气变化适当调整时间安排。
答:西方国家军队非常重视官兵体能训练,把体能达标作为军人的最低职业要求。许多国家军队实行了体能训练成绩一票否决制,即体能考核不合格者限期补考,补考不达标者要求其退出现役。这一制度的实行,有效地保证了官兵体能素质随时适应战争的要求。我军在体能训练及军事训练与官兵个人利益挂钩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士兵体能不合格不准报考军校,军校学员体能不合格不发毕业证书等,但体能训练成绩作为“硬杠杠”与军官的个人进步直接挂钩,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这次全军统一颁发《军人体能标准》,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创造条件,下一步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使军人体能训练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记者范江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