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和孩子谈钱是做父母的失职
导读:
有个学生毕业两年了,月薪6000元,但每个月开销却远远大于6000元,名牌手机、名牌衣服、名牌包,四处旅游,在朋友圈里风光无限。但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她每个月都面临着还不上...
有个学生毕业两年了,月薪6000元,但每个月开销却远远大于6000元,名牌手机、名牌衣服、名牌包,四处旅游,在朋友圈里风光无限。但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她每个月都面临着还不上信用卡、花呗的尴尬。大家都劝她省着点,存点钱,她却无奈地耸肩:“没办法,我从小到大,大手大脚惯了。”
父母从不和孩子谈钱,导致很多孩子不懂钱来之不易,不懂怎么合理地用钱,更处理不好金钱与生活的关系,一辈子受制于金钱。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和性教育一样,金钱教育别总指望孩子长大就懂了,父母不说,孩子也会通过同学、网络接触到很多带有偏见、负面的信息。
金钱买不来幸福,但也必须承认,钱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孩子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也决定了他未来的生活品质和人生高度。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写道:“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
一个人的金钱观,很大程度上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和孩子谈谈钱,是为人父母的一堂必修课。不过,和孩子谈钱也要掌握技巧。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问父母:我们家有钱吗?一位爸爸回答:“我们家很有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另一位爸爸回答:“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未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变得有钱。”两个爸爸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小孩子长大挥霍无度,习惯啃老,他知道: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我爸有钱,他的钱都是我的钱。另外一个孩子则不同,他虽然清楚家里有钱,但那些钱都是爸爸的,和自己没关系,想要过好的生活,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原因就在于孩子不懂得钱来之不易,坐享其成,结果荒废一生。
除了爱“露富”,还有的父母爱哭穷,怕孩子乱花钱,常常会说咱家没钱,最后造成孩子心理上难以磨灭的匮乏感。
无论穷富,家庭的经济情况,我们可以如实和孩子说,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等孩子大一点,不妨和孩子分享下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明白家里的钱是如何来的。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润物细无声的。金钱教育也是,不需要每天耳提面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很多生活的小细节,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比如菜市场。多年前带孩子去菜市场,门口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在卖自家种的空心菜,一大把才5毛钱,我买了两把,让孩子递给老人家一块钱。
孩子歪着头数了半天:“16把,8块钱。”说完,他又补了一句:“啊?这么多卖光才能赚8块钱啊!”我说:“对呀,而且这一点点菜,老奶奶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所以说每一块钱,大家都挣得不容易。”
这时,孩子低着不说话了,但我知道他懂得了钱来之不易的道理。后来有次奶奶带他逛超市,让他想吃什么随意拿,他却认真地摇头:“不能拿很多!因为奶奶挣钱很辛苦。”奶奶为此感动了好久。
古龙曾经说:“当一个成年人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菜市场看看。”菜市场,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他感受到什么叫“生活”。
有个朋友说:“孩子过年收到了六七千的红包,我们让他存着慢慢用,结果年才过去3个月,就用得七七八八了,太夸张了!”
好多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本能就是想要买,不知节制。但事实是,每个家庭收入有限,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按自己的想法来买。
最好的方法是,大人帮助孩子区分想要还是需要。告诉孩子,只买需要的,而不是所有想要的,学会取舍,合理消费。对于特别想要的,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试着让孩子存钱买,培养孩子储蓄的意识。(华龙网综合)
有个学生毕业两年了,月薪6000元,但每个月开销却远远大于6000元,名牌手机、名牌衣服、名牌包,四处旅游,在朋友圈里风光无限。但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她每个月都面临着还不上信用卡、花呗的尴尬。大家都劝她省着点,存点钱,她却无奈地耸肩:“没办法,我从小到大,大手大脚惯了。”
父母从不和孩子谈钱,导致很多孩子不懂钱来之不易,不懂怎么合理地用钱,更处理不好金钱与生活的关系,一辈子受制于金钱。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话:“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有其他人取代你。其他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和性教育一样,金钱教育别总指望孩子长大就懂了,父母不说,孩子也会通过同学、网络接触到很多带有偏见、负面的信息。
金钱买不来幸福,但也必须承认,钱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孩子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也决定了他未来的生活品质和人生高度。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写道:“既然生活在金钱世界中,就不能不好好地控制金钱,才不致为金钱所奴役。”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
一个人的金钱观,很大程度上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和孩子谈谈钱,是为人父母的一堂必修课。不过,和孩子谈钱也要掌握技巧。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孩子问父母:我们家有钱吗?一位爸爸回答:“我们家很有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另一位爸爸回答:“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得来的,未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变得有钱。”两个爸爸不同的回答,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小孩子长大挥霍无度,习惯啃老,他知道: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我爸有钱,他的钱都是我的钱。另外一个孩子则不同,他虽然清楚家里有钱,但那些钱都是爸爸的,和自己没关系,想要过好的生活,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一代创,二代守,三代耗,四代败。”原因就在于孩子不懂得钱来之不易,坐享其成,结果荒废一生。
除了爱“露富”,还有的父母爱哭穷,怕孩子乱花钱,常常会说咱家没钱,最后造成孩子心理上难以磨灭的匮乏感。
无论穷富,家庭的经济情况,我们可以如实和孩子说,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孩子明白,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等孩子大一点,不妨和孩子分享下自己的工作,让孩子明白家里的钱是如何来的。
最好的教育永远是润物细无声的。金钱教育也是,不需要每天耳提面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挣钱多不容易,很多生活的小细节,都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
比如菜市场。多年前带孩子去菜市场,门口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在卖自家种的空心菜,一大把才5毛钱,我买了两把,让孩子递给老人家一块钱。
孩子歪着头数了半天:“16把,8块钱。”说完,他又补了一句:“啊?这么多卖光才能赚8块钱啊!”我说:“对呀,而且这一点点菜,老奶奶从播种到收获,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所以说每一块钱,大家都挣得不容易。”
这时,孩子低着不说话了,但我知道他懂得了钱来之不易的道理。后来有次奶奶带他逛超市,让他想吃什么随意拿,他却认真地摇头:“不能拿很多!因为奶奶挣钱很辛苦。”奶奶为此感动了好久。
古龙曾经说:“当一个成年人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去菜市场看看。”菜市场,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他感受到什么叫“生活”。
有个朋友说:“孩子过年收到了六七千的红包,我们让他存着慢慢用,结果年才过去3个月,就用得七七八八了,太夸张了!”
好多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本能就是想要买,不知节制。但事实是,每个家庭收入有限,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按自己的想法来买。
最好的方法是,大人帮助孩子区分想要还是需要。告诉孩子,只买需要的,而不是所有想要的,学会取舍,合理消费。对于特别想要的,父母需要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试着让孩子存钱买,培养孩子储蓄的意识。(华龙网综合)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