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巴中通江战“疫”中这些小故事 暖心得令人感动
导读: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9日电 (程聪 苗志勇)“我是退役军人,这个时候要请战上一线。”近日,巴中市通江县铁厂乡官田坝村25岁的汪谢主动请缨到交通临时管控点上宣传、执勤。近段时...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9日电 (程聪 苗志勇)“我是退役军人,这个时候要请战上一线。”近日,巴中市通江县铁厂乡官田坝村25岁的汪谢主动请缨到交通临时管控点上宣传、执勤。近段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在各地的温暖服务让人倍感暖心,这些涓涓细流,共同汇聚起了同心抗疫的磅礴力量。
“陈书记,明天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安排起,我要到村道路卡点值班哟!”2月16日晚,云昙乡木顶寨村3社71岁的陈坤林又拿起手机给村支部书记陈重才打电话。近几天,陈坤林已经是3次向支部书记请缨义务执班了。考虑到陈坤林年龄大了,加之天气又冷,担心身体吃不消,陈重才一直没同意。
“这段时间干部太累了,我作为村民,有义务来执班……”2月17日一早,陈坤林走了一个多小时路,来到卡点上。戴上口罩,佩戴执勤证件,拿着小喇叭和红旗,正式“上岗”了。
“等下,等下,接受检查!”陈坤林一边招呼一边拦下过往的车辆和行人,逐个测体温、登记,不讲人情,不开绿灯。
傍晚,太阳落山了,卡点上更加寒冷。“天冷,路途远,明天你就不用来执勤了。”陈重才对陈坤林说。
“不行,不行,你们休息几天,我还是继续值!”晚上七点过,陈坤林匆匆吃了一碗方便面,工作交接后就回了家。
“感谢你们为我们村捐赠口罩和物资。”2月19日,洪口镇志愿者赵巍来到董溪乡,向该乡尖场坝村捐赠20个口罩,和一些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
两河口镇街道居民吴元朝,听说政府宣传车不够,他将音响绑在自家车顶上,无偿提供给政府用于抗疫宣传;二里坝村63岁村民陈良财,主动请缨要到交通临时管控点值夜班,自设立以来一直坚持到现在;龙头寨村民杨东儒为海拔1200米高处的交通临时管控点值守人员送去1000元的烤火煤,用于值守人员取暖。
2月15日晚,通江县应急指挥部接到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政府电话,商请协调辖区内企业复工安排专车接送农民工,请求提供运输便利。
接到商请函后,通江县应急指挥部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农民工服务中心、交通运输组等单位为39名农民工到长乐区务工开辟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交通便利。
2月17日,在两河口镇红军桥头,来自公安、交通、海事、两河口镇政府、卫生院等不同战线的检查检测人员面向鲜红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通江县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两河口执勤点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一直奋战在该交通检查点的20名党员有了“新家”。
为筑牢防疫墙,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江县创新做法,统筹资源,在小区、重点领域等成立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志愿者找到“家”。党员业务骨干们坚守在交通要道路口、防控医疗战线、人群密集场所等地,为人民群众构筑起坚实的防疫屏障。
据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通江县已在在诺水河镇、三溪镇、巴万高速通江西出口等重要卡点和县应急指挥部、卫健局等防疫一线多名党员坚守岗位,汇聚了防疫前线“联防联控一盘棋”的攻坚合力。(完)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