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北大院长饶毅: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

原标题: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北大院长饶毅: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

导读: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我们达到许多目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我们事业发展更顺畅。可是,处于复杂人际关系中,往往靠关系,而不是靠实力,有时...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我们达到许多目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我们事业发展更顺畅。可是,处于复杂人际关系中,往往靠关系,而不是靠实力,有时真让人无奈!

  饶毅,原本在美国有着优渥的生活条件,有着非常好发展前景的工作,有着自己的实验室,还是终身讲席教授,具有美国国籍,一家四口在美国过着幸福无比的生活!可是,饶毅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科学家,为了一个中国梦,为了推动中国的科学文化传播和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他毅然选择了放弃美国国籍,放弃终身讲席教授,放弃了美国的一切,全职回到中国工作!2007年,饶毅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这个职位!

  饶毅刚回国的前几年,是他最苦闷、最痛苦的时期!他曾说:“我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中国的人际关系。”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这名北大院长饶毅为何如此说呢?

  饶毅回国之后,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从而招来了不少的明枪暗箭。 2007年,饶毅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那年他 45岁,他在北大生命科学院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举几个例子来看看。其一,“老教授”在退休之后,PI,也就是实验室负责人不能由原有的副教授自动接管,而要全球海选,这就是实验室交接制。其二,从2007年起,新晋科研人员的起步职称只能是助理教授,十年内两次通过国际同行评审才能晋升,称之为教授预聘制。其三,改革中建立公共仪器中心,制定相关使用制度。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改革,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样的改革确实给北大生科院带来了的活力,有老师举了一个案例,说以前实验器材被一些老师独占、成为私有财产,但是制度改革之后器材的利用率提高了很多。虽然是这样,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学院支持饶毅的人很少,反对和怀疑的人就很多。就例如,曾有位老教授为了反对某项改革就在网上发帖,希望饶毅“刀下留人,不要将基础科学赶尽杀绝”,当然最后这个项目也无法推进,无疾而终。

  这就是老教授的“明枪”。但是,饶毅认为,比起老教授的“明枪”,让他更苦恼的是“暗箭”。一位北大老师称,非常佩服饶毅的改革和勇气,他的改革也很有成效。这位老师也表示遗憾,可惜北大是一个老学校,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还有一些想法很好,但被困于中国的人际关系。我想这就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就是饶毅称的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你要做什么,必须要考虑搞好人际关系,否则一切都没戏,而搞好人际关系也必须要溜须拍马屁,懂得给点好处别人。而饶毅却又是一个刚直的人,从来不屑做这种事情。

  饶毅不仅不屑做这种事情,还敢于撰文揭露!饶毅联合施一公于2010年在世界著名杂志《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有关批评中国科研文化的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揭露一些人为了获得重大科研项目不惜走后门拉关系。饶毅也常常在其微博上揭露一些学术不端的行为。因此,不懂得处理中国人际关系的饶毅得罪了不少人,吃过不少“苦头”。例如,在他当院长之后,原来关系要好的朋友,莫名其妙地开始疏远他。又例如,一些不喜欢他的人,在某些项目评审中有主观倾向性,并且刻意为难他的项目,让他哪些有价值的项目“流产”!特别是在2011年院士的评选中,呼声最高的他却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有知情人就透露他落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得罪了很多人,不会搞关系。因此,无论是在学术水平、学术道德,还是在对国家的科学贡献来说,饶毅都应该当选院士,可事实却相反,也在那之后,饶毅称永不在参选院士评选。

  虽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虽然“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但是,饶毅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只要是为了中国梦,他就勇往直前!如今的饶毅虽不再是北大院长,但他在新的职位“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继续发光发热!“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保持热情”,这是丘吉尔的一句名言。而饶毅称,对自己而言,“高兴就是从痛苦到痛苦,也依然保持热情。”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