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2020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防疫从良好生活习惯开始(2)

原标题:2020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防疫从良好生活习惯开始(2)

导读:

  决定明确了几项重要内容:凡《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

  决定明确了几项重要内容:凡《中华人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这个决定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导致这次疫情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证明来自蝙蝠,可能存在穿山甲、水貂等中间宿主。人类食用野生动物陋习其实已经引发多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要用行动敬畏自然、关爱生命,伤害大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马一德表示,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生物链的一环,野生动物是人类的伙伴。如果猎捕野生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必然导致巨大灾难。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刘珏表示,除了法律禁止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引导,让全社会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改变这种状况,新加坡发起了反对随地吐痰、嚼口香糖、喂养鸽子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等,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以及罚款标准。比如,随地吐痰者第一口将被罚以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5000元),第二口罚2000新元。

  新加坡“罚款之城”的名号由此而来。但也正是近似严苛的法律,才换来了新加坡城市整洁、公民素养提高的结果。

  近年来,北京、深圳、天津、河北、杭州、武汉、西宁、银川等约40省市出台、修订或审议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让文明行为者得到更多鼓励激励,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规成本。

  “任何自觉行为的养成,都必须从遵守法规制度开始的。”马一德建议,职能部门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执法尺度、力度的一致性,管在平时、严在一贯;针对不文明行为要敢于曝光、严厉整治,以达到刺痛少数、教育多数的震慑效应,破除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树立对法治的尊崇;对垃圾分类、公共场所控烟、门前三包等,要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文明监管常抓不懈、落到实处,让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社会也要强化文明健康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尤其是要抓早抓小,即从孩子抓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共同承担责任。

  钮文异特别强调家长的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如果孩子在家长身边耳濡目染,有样学样,家长们许多不良习惯会被孩子学去,从而导致孩子也形成不良习惯。“所以抓早抓小,家长要力行,要做榜样。”钮文异说。

  此外,还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及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有效整合网上与网下的力量,打造涵育文明新风的媒体矩阵,不断传播能够影响人、引领人、塑造人的文明好习惯,营造实现全民健康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对于个人来说,要养成和坚持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这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不好的生活习惯可能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刘珏说。

  刘珏也给出了具体建议: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不吃野生动物、水果等食物要清洗干净后再吃、肉要煮熟后再吃,尽量避免生吃等等。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疫情面前,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没有谁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作为社会一分子,我们都应学习科学知识,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远离愚昧无知,远离种种陋习,树立“我的健康我做主”理念,牢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