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习惯新风尚--大河网
导读:
你愿意实行“分餐制”吗?这段时间,有关此类话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高度关注。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网友选择了“愿意”。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国人都比较喜欢热闹地吃饭,同...
你愿意实行“分餐制”吗?这段时间,有关此类话题的网上调查受到网友高度关注。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大部分网友选择了“愿意”。
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国人都比较喜欢热闹地吃饭,同桌共食,觥筹交错,感觉这样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也能让客人尽兴。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人们开始对长久以来保持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出门戴口罩、保持社交“一米线”、勤洗手、多消毒、分餐制、用公筷等行为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
4月13日一大早,郑州市商城路一家早餐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人们戴着口罩,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队伍显得十分有序。前来吃早餐的江小忠说:“这家是老店,很多年了,我们也喜欢吃这里的早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都意识到分餐的重要性,自觉排队,不拥挤,减少感染的风险。”郑东新区新田360广场是很多年轻人爱逛的商场之一,当天,记者在一楼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他们对“分餐制”“一米线”等行为接受程度较高。同时,他们也对记者表示,自己的父母一辈人可能接受起来不容易。
今年2月,上海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很多商户积极配合。3月,北京发布“共建文明餐桌倡议书”。随后,山东、河北、广东以及我省都积极倡导“分餐制”,号召大家养成文明就餐、健康饮食的习惯。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餐厅,其中有传统家乡菜,也有地方特色菜,经营者都能接受“分餐制”。一家川菜馆的负责人李先生表示,中国传统的餐饮习惯是桌餐,分餐制不太好掌握,但店里会为每桌食客准备公筷,不过有些消费者还是不习惯,用着用着就混在了一起。“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养成‘多双筷子’的好习惯。”李先生说。
有人说,起初是我们养成习惯,之后是习惯养成我们。我们平日里的生活,是由无数个习惯组成的,影响着我们的各种选择和行为。所以,用好习惯的力量,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理念后,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沙尘天气越来越少见了,城市蓝天的天数逐渐增多,曾经让人绕道而走的臭水河变得清澈,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也时常跳跃其间;乡村白墙绿藤,家门口平整干净,曾经的旱厕变成了抽水式马桶,各种生态院落引来众多游客,乡亲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鼓了腰包……
从事旅游业的田俊波对我省的大变样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从前她带领游客都是看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现在范围扩大到了乡村游、生态游。“近年,我省被评为文明城市、美丽乡村和生态公园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和大家的环保意识、良好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她说,只要我们继续保持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好习惯”,生活里就处处都是美景了。
郑州大学教授王国胜认为:“不论是分餐制、‘一米线’还是美丽乡村建设,卫生健康产业都连着民生、连着发展、连着创新,它不但是社会整体文化提升的表现,也是人们精神文明和谐的体现。4月是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促使人们延续疫情防控措施的成果,帮助人们树立文明意识,让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新风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