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什么时候开始报名费用多少?
导读:
家长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因幼儿所在年龄段、幼儿气质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小班段,家长多关注“怎样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如何让孩子更大方”“怎样让孩子多吃饭少生病”等问题...
家长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因幼儿所在年龄段、幼儿气质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小班段,家长多关注“怎样让孩子爱上幼儿园”“如何让孩子更大方”“怎样让孩子多吃饭少生病”等问题;在中班段,家长多关注“如何促进孩子与人交往”“是否要教孩子认字”“该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等问题;在大班段,家长多关注“如何培养学习习惯”“是否要上幼小衔接班”等问题。偏粘液质幼儿的家长多关注“孩子很害羞怎么办”“孩子比较固执怎么办”等问题;偏多血质幼儿的家长多关注“孩子太活泼怎么办”“孩子注意力不够持久怎么办”等问题。幼儿教师应熟悉各教育阶段、各类型家长常见的教育困惑,还应通过观察和交谈了解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变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教育者持之以恒地关注,还需要教育者追随幼儿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以适应其成长需要。笔者曾教过一名幼儿,小班入园后一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常在班级中做一些“小破坏”引发同伴排斥,进而对集体生活更加抗拒。笔者针对这名幼儿的家庭教育指导从小班一直持续到大班,一方面在班级中采取关爱接纳、严格要求以及引导同伴为其找优点等策略,另一方面持续指导家长采取挖掘优点即时鼓励、增加同伴交往机会等策略,帮助该幼儿建立安全感、学习与人交往、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指导成效在中班下期开始呈现,并在大班阶段得以巩固。
亲子情感与行为的困惑日益严重,一些家庭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极端重视智力培养 ,忽视德育教育;重视身体健康的抚育,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视圈养式的孤立发展,轻视广泛社会的人际交往;重视主观愿望的实现 ,轻视教育艺术的把握;重视语言传导教育,轻视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相当部分父母直到孩子读中学,才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这时候,可能为时已晚,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健康心理已经形成。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每300人就拥有1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全美国拥有家庭教育指导师80万人。家庭教育指导师虽然如此重要,但至今却寥寥无几,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实施家庭教育指导时,幼儿教师应采用水平沟通和双向沟通的方式,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家长互动,此外还应根据指导内容的性质及家长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沟通方式,以达到最佳沟通效果,促进教育共识的形成。
从指导内容的性质来说,普适性强的内容可采取集体沟通的方式,如通过家长会、班级群进行指导;针对性强的内容则应采用个别沟通的方式,如面谈、网聊等,甚至以家访进行指导。
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已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有8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青少年心智障碍、逃课厌学、紧张失眠、考试压力、亲子冲突、离家出走、网络成瘾、毒品滥用、就业困惑、性问题、早恋早孕、性爱堕落、盲目追星、意志涣散、不擅理财、与老人冲突、自虐自杀、未成年合法权益、单亲(或隔代)教育、团体斗殴、伤害事故、暴力事件、青少年犯罪等问题,亲子情感与行为的困惑日夜严重,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受到了严重挑战,甚至破坏了社会的安定。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元教育体系,组成了人生的教育系统,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开展的非常好,但是家庭教育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