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間是在中國』
导读:
以色列前駐華大使奧拉·納米爾,更為中國人熟知的名字是南月明。她於1996年至2000年擔任以色列駐華大使。在華工作期間,她為推動中以友好作出卓越貢獻。在南月明的努力下,北京...
以色列前駐華大使奧拉·納米爾,更為中國人熟知的名字是南月明。她於1996年至2000年擔任以色列駐華大使。在華工作期間,她為推動中以友好作出卓越貢獻。在南月明的努力下,北京與特拉維夫在醫療、社區服務、農業科技等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北京市政府曾授予她『北京市榮譽市民』稱號。
在來華出任大使之前,南月明曾在以色列政府多個部門任職。多年的從政經歷賦予她寬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經驗,這使她雖然並非職業外交官出身,卻在外交工作上有著獨特的洞察力和遠見卓識。
上任後,南月明曾在一次館員全體會議上說:『我經常在想,中國是一個大國,以色列是一個很小的國家,以色列能做些什麼呢?以色列是一個農業發達的國家,而中國有大量的農業人口,因此,農業是以色列能貢獻的領域,這是以色列能為中國做的事。』她憑借豐富的經驗,經過深思熟慮,確定了在華工作方向。從此,農業和水資源利用成為中以兩國合作的重點。
在華工作期間,南月明最專注的項目是位於北京市通州區永樂店鎮的『中以示范農場』。這個農場是中國與外國合作建立的最早的農業園區之一,成為中以早期合作的旗艦項目。如今,中以兩國早已在更加廣闊的領域展開合作,但人們依然記得,1992年中以建交後,農業是兩國最早開展合作的領域,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稱作是『兩國關系的基石』。這得益於南月明大使對兩國關系互補性的精准判斷。
南月明也十分關注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她力促以色列公司到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等省區投資興業,並開始探討建立『新疆中以旱作農業示范培訓中心』項目。
南月明在華開展了全方位的外交活動,正如她自己所說:『以色列不僅和中國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系,而且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各界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作為以色列工黨人士,南月明與中國共產黨人在交往中有不少共同語言,交談氣氛往往十分親熱,也曾多次走訪中國共產黨的相關機構。她說:『我非常欽佩中國的領導人,他們是世界上最認真、最負責任、最有經驗和最有能力的領導人。』
在南月明4年的駐華大使任期內,她的足跡遍及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其中很多地方她曾多次到訪。每到一地,她都要走訪農村、工廠和學校,除了做公開演講,她還會廣泛與普通百姓接觸,通過這樣的方式走近中國百姓的生活。她經常說:『中國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國家。我愛中國,我愛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
南月明經常去大學裡演講,無論走到哪裡,她都在呼吁:『不要低估中國的文化瑰寶,我希望你們保持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就是中國,要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要照搬西方的文化、生活方式和觀念。』她說,她最愛吃的是川菜,最喜歡的地方是雲南香格裡拉;周末閑暇時,她最愛去的地方是長安大戲院、老捨茶館、潘家園舊貨市場、琉璃廠文化街、寺廟、博物館……這些能讓她更加貼近中國,了解中國文化。
南月明雖無子女,卻非常喜歡孩子,十分關心兒童的教育事業。她以個人的名義資助了6名中國孩子上學,其中有4名來自『希望工程』。她還通過中國婦聯為以色列駐華使館和北京市延慶區西二道河中心小學建立了對口支援關系,並曾數次帶領使館館員前往那所偏遠的小學校看望師生,捐助教學、生活物品。她說:『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在教育方面增加更多的投資,這也是以色列的發展秘訣,投資教育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南月明想中國之所想,急中國之所急,不僅是因為大使的工作職責,更是出於她對中國的熱忱之心。
2000年5月,以色列駐華大使館舉行獨立日招待會,那也是南月明離任前最後一次獨立日招待會。那天,招待會大廳內高朋滿座,南月明的演講滿懷深情、一氣呵成,把4年來在華工作取得的成就、對中國的感情和祝福表達得淋漓盡致。
卸任後,南月明一直住在以色列特拉維夫,雖然離開了中國,但她一直關注、牽掛著中國,還時不時到中國看看。2008年,南月明隨以色列奧運代表團來到北京,以『北京市民』的身份出席奧運會開幕式,這讓她感到非常自豪。同年,我們在特拉維夫重逢,她深情地說:『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間是在中國,我愛中國,我愛中國人民,我欽佩你們的國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