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于亲子互动体验的家具产品设计研究
导读: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亲子相处时间日益减少。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互动有利于该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家庭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普通成人家具无法满足儿...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亲子相处时间日益减少。3-6岁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亲子互动有利于该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家庭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普通成人家具无法满足儿童的使用要求,忽视了儿童的人机工程学和体验感,而儿童家具也忽视了成人使用时的舒适度,不利于亲子双方进行互动行为。首先,使用文献收集法获知影响亲子互动的因素有: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社交圈、儿童的性格以及亲子性别的差异,并经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并不是影响亲子互动的确定因素。亲子互动类别有语言互动与行为互动。亲子互动状态有有意识的互动与无意识的互动,其中有意识的互动容易促使亲子双方开展具体的互动项目,无意识的互动状态容易产生片段式的互动行为。其次,通过文献收集法,观察法以及对军威幼儿园3-6岁儿童和两组家庭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由于亲子双方生理发育与认知水平的差异双方在触觉、视觉、嗅觉上的生理、心理体验的不同。在触觉上,儿童的敏感度高于父母,但由于儿童认知不足,触觉带来的心理体验感要低于父母。在视觉上,儿童偏爱具象、卡通以及动植物类的造型且喜欢明度与饱和度高的颜色;而父母更青睐于抽象简单的造型与明度较低,纯净的单色。在嗅觉上,儿童先于父母接收到气味的信息,但无法识别气味的安全性与危害性,因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比父母迟缓。父母的感官体验是由触觉、视觉、嗅觉相互影响起作用。亲子互动的体验感因互动背景与互动发起人的不同体验感也存在差异。最后,针对前文对亲子互动的体验研究,提出了亲子互动的设计目的、原则、要素。分别是以提升儿童认知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完善儿童思维体系、增进亲子关系为设计目的;以导向性、保护性、互动性为设计原则;对亲子互动家具的功能、造型、结构、CMF提出了设计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前文研究对亲子互动家具做了设计实践。
赵雪;呙智强;韦亚南;周宇;;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儿童家具设计原则[J];木材加工机械;2015年02期
唐飞龙;程亚民;王志刚;杨洋;;人机工程在联合收割机座椅设计中的应用综述[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年10期
贾晓丽;孙江宏;刘相权;王茂;;基于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式应用的肢体康复器械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年09期
梁嘉;;多重体验的婴幼儿玩具设计——以Mead Johnson公司的玩具设计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年11期
张磊;石学岗;李克旺;鲁林平;;基于人机工程的工作座椅底盘结构设计[J];机械设计;2014年08期
李雪莹;母亲教养知识、亲子互动质量与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戴力农;许柏鸣;;基于人物角色法的上海中产家庭儿童家具研究[J];包装工程;2015年16期
罗仕鉴;何基;王健;;面向舒适性的自适应自动调节座椅底盘设计[J];机械设计;2013年11期
徐一春;杨秀萍;张磊;辛英;严祖明;;自行车鞍座人机耦合模型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设计;2013年04期
高黎亚;2-3岁婴幼儿数概念发展及其家庭亲子数学互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官红梅;;明明白白我的心——一起危机事件后的家庭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02期
李荣;;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功能创建[A];2015浙江省医学会母婴健康素养课件[C];2015年
曾筝;尚修芹;伍新春;;科技馆参观中的亲子互动类型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刘长城;;网络时代的后喻文化特征与亲子互动方式的转变[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基于科学乐园展项的亲子互动活动研究与开发课题组;王立文;王茜;刘芳;桂诗章;洪唯佳;张敬会;高潇怡;;基于科学乐园展项的亲子互动活动研究与开发报告[A];科技馆研究报告集(2006-2015)下册[C];2017年
赖颖慧;;幼儿民间体智能游戏中的亲子互动特点探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马亚婷;陈晶琦;王付曼;肖晚晴;张曼;;家长亲子互动态度与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关联[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曹睿昕;夏美萍;陈会昌;;2岁儿童的不顺从行为与亲子互动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常娟;王茜;李光明;;浅谈科技馆教育活动中的亲子互动——以2014年中国科技馆科技大联欢中的“七巧马”活动为例[A];科技馆研究文选(2006-2015)[C];2016年
刘勤学;方晓义;周宗奎;;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整合视角: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的交互作用[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王承晖;;初中生与亲子互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香港浸会大学社会工作实践与精神健康中心副主任 苏细清;情绪密码是亲子互动的钥匙[N];中国教育报;2017年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吴琼;家庭亲子互动频率存在多重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边玉芳;家庭教育就发生在亲子互动中[N];中国教育报;2018年
乔环环;亲子互动中1-3岁儿童主动行为与母亲回应方式的关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