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孩子性格特点的相像不在于继承而在于模仿能力
导读:
今天,小编想和你们分享下育儿经验。有时,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很像母亲、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人们会误认为性格是天生的,好像它是从亲属那里继承来的。常常能够听到这样一些说法:...
今天,小编想和你们分享下育儿经验。有时,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很像母亲、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人们会误认为性格是天生的,好像它是从亲属那里继承来的。常常能够听到这样一些说法:“维洛奇卡的善良是从奶奶那里继承来的。”“我的瓦吉克这样执拗,完全象他父亲!而事实上,维洛奇卡只不过是在一切方面仿效她的善良的奶奶那样行事。瓦吉克则是以自己的确实是执拗的爸爸为榜样行事。
由此可见,性格特点的相像不在于继承,而在于孩子们不断地模仿周围的成人行事无庸置疑,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同性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但是它不能预先决定儿童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及如何形成的。高级神经系统类型仅仅是创造一种前提,使某一些特征的形成困难些,而另一些特征的形成容易些。例如,每个儿童都可能形成自制力这种重要的性格特征,但是培养好动、反应快的儿童形成这种能力比培养沉稳的、均衡型的儿童形成这种能力要更困难些。
相反,如果培养好动的、反应快的儿童形成果断性的特点,则他们比缓慢型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如果成人不着力于注意孩子的个性特征,孩子就不可能获得和谐的发展。孩子将自发地仅仅形成那些适合于他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的个性特征。另外,如果忽视孩子的神经系统特点,不从孩子神经系统特点提供的可能性出发,提出孩子力不胜任的要求,则可能促使他形成顽固、执拗、行为粗鲁、孤僻、同人疏远等毛病。而且这种要求所带来的激烈刺激会造成神经损伤。同时要注意,在培养他们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迁就他们天生的特点。
但如果孩子爱吵闹,在交往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举止,没有自制力,那么不能说这些都是他天生的。必须承认,在教育他时犯了错误。神经系统的类型特点并不总是表现得十分明显。同一个孩子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不同。例如,一般地说,性格安静的孩子突然变得兴奋、任性起来,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的作息时间突然被破坏,或者是同生人在一起的缘故。幼小的孩子神经活动的灵活性不够,因此,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极大的“惰性”。
另外,他们对自己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习惯用的东西以及用东西的方式都表现出极大的依恋性。当女孩见别人拿走她下床要站在上面的地毯时,她不肯起床。她长时间悲伤地哭泣,不同意用任何别的东西代替地毯。经常破坏孩子已经习惯了的生活条件,会造成孩子的所谓异常行为。
比如,一向举止沉稳的孩子会变得异乎寻常的爱吵闹,或者相反,变得精神不振。他甚至不愿穿衣,拒绝吃饭。对于沉稳型的孩子来讲,这些都不是他的典型特征,不能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神经系统类型特征做结论。应当看到,在孩子们中间,具有某种鲜明的、有代表性的神经系统类型的孩子是不多见的,他们远比“中间型”的孩子少。
总之,多数孩子在自己的行为中,可能既表现出自己的神经系统类型特点,又表现出其他的神经系统类型特点。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偶尔也会发生真正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被掩蔽的情况。例如,孩子的本性可能是灵敏的、好动的,但是他的恬静的妈妈不给他积极活动的机会。渐渐地,他也就变成不爱动和恬静的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