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亲子阅读家庭小故事】第三期:共“读”好时光
导读:
第三批亲子阅读家庭小故事又与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家庭,分享他们亲子阅读的收获与快乐吧! 八零后的我,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了辞职在家,当上了全职妈妈,自然也就...
第三批亲子阅读家庭小故事又与大家见面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家庭,分享他们亲子阅读的收获与快乐吧!
八零后的我,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了辞职在家,当上了全职妈妈,自然也就一门心思扑在了儿子身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求知欲望也越发强烈。每天他都会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但只有高中学历的我,哪儿禁得住儿子的“连环逼问”呀!为了在儿子面前仍然是他的超人妈妈,也为了更好地陪伴他,我在网上买了各式各样的书本,如《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等,因为我知道书中自有答案。
一开始,儿子还小,不识字,我就带着他,一页一页读给他听,很神奇的是,他也会咿咿呀呀地回应我,手舞足蹈的模样可爱极了。那时候,每天晚上他都是在我的故事声中进入梦乡的。从那时候开始,他自己也爱上了读书,有时候会问他想要什么礼物,得到的回答总是“书”!上幼儿园后,爱读书的他,在学校很受欢迎。老师提问题,他总能第一个举起小手,积极回答,活泼可爱的他也就越来越喜欢阅读了。就这样,他被称为班里的“万事通”,小伙伴们也乐意与他分享。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亲子阅读”!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把我们都困在了家里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当大家都在吐槽着快要宅疯了的时候,我们却找到了消磨时间的好办法——阅读。不仅我俩读,还带动了家里的老老少少一起来阅读,抛开了电子设备才发现,书才是最细腻最朴素的。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摘抄,会做笔记,看到精彩的地方,我们会互相交流,甚至有的时候儿子还会声情并茂的表演出来,家里其乐融融。
当你还在埋怨自家孩子不爱读书时,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可以放下手边的工作,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和孩子一起好好地读一本书了,让书香滋养我们的心灵,让阅读陪伴孩子的成长。所谓的言传身教不是正如此吗?
“开会啦!开会啦!不要迟到哦……”晚饭后的我在书房大声催促着。“来啰!”妈妈边回答边擦着手从厨房走出来,爸爸也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拿着书向我走来。等到一家人围坐在书桌旁,我就开始发话了。
“感谢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读书分享会!”简短的开场白是每次分享会前必说的,“读书分享,快乐成长!”爸爸妈妈笑着回应道。“今天是2020年4月25日,是咱家读书分享会的时间,看来大家都没忘。在分享图书之前,先表扬一下大家,自2018年4月1日家庭读书分享会成立以来,每周六的读书分享活动,今年是大家坚持最好的一年!掌声响起来!”爸爸妈妈极其配合的为我鼓掌,我清清嗓子继续道:“新冠肺炎虽然让我们足不出户,却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让我们一起把握这快乐的阅读时光吧!今天的阅读分享谁先来?”
“既然大家还是这么争先恐后,那就老规矩,黑白配、石头剪刀布定先后。”经过一番角逐,我排第一、爸爸第二、妈妈最后一个分享。
“既然大家都这么客气,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正好,妈妈您也累了一天,先休息会儿,听我们先讲!”嘻嘻!我嘴上说着客气的话,心里却乐开了花。“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全程的英文内容介绍、人物分析、好词好句等一气呵成!期间,爸爸也用英语与我沟通、交流着。只有妈妈像个小迷妹似的,全程一言不发却听得特认真,待我分享完毕,第一个带头为我鼓掌。“妈妈,您听的懂吗?还听得这么认真,您好像是学俄语的吧!”“呵呵!我是听不懂啊!但我就喜欢看你分享时自信的样子和你动听的声音,不行吗?”“行!我真是服了您嘞!”“嘉嘉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确实比较通透,人物分析也挺到位的,英语阅读水平有所提高,看来是下了功夫的,不错!”爸爸很中肯的评价着。
接下来爸爸为我们分享了《傅雷家书》,妈妈为我们分享了《老人与海》。我们一起分享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探讨着老人与困难的博弈......
日光灯下的我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时而笑谈着、时而争执着,欢声笑语盈满着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2020年的春节,和往年很不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以往热闹喧嚣的生活沉寂了下来,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在家里的小世界多待一会儿。这个冬天,常年忙于工作的父母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在封城的日子里,和女儿一起读书,陪伴她学习成了我每日的“功课”。
小小的人儿,不太理解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每天还是一样的生活。亲子阅读活动,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着的最有意义、最愉悦的一件事情,有的时候她很认真,不知不觉会沉浸在书里的世界;有的时候,偶尔走神,又会被我严厉的眼神吓回去;有的时候,读到感兴趣的地方,她会有各种表情,小小的嘴角会带着笑,时而蹙眉,时而咬牙切齿,小小的脸上会出现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表情;有的时候,她也会抗拒,因为她不高兴被逼迫读书。小孩子是听不懂大道理的,我常常会给孩子讲新闻中抗疫英雄们的事迹,讲钟南山爷爷的故事,鼓舞她好好读书,增长知识,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会告诉她要多读书,因为知识会丰富一个人的思想,会拓宽一个人的视野,在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会成为我们最大的安全感。
陪伴女儿读书时,我经常会觉得时间停止了流动,这个时刻成了我们家最幸福的时刻。我的孩子,我希望你去读很多的书,懂得慈悲和谦逊,以至于,在这个世界行走的每一天,都能发现更多的美好和期待。
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我和孩子共同阅读了一些书籍,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阅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在读书中了解历史、认识生活、感悟自然,从而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而行!2020年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临,84岁的钟南山院士奉命于危难之间,赶赴前线与病毒作斗争,李兰娟院士奔波在抗疫一线,坚持战“疫”不成功就不撤,成千上万的医生和护士,用血肉之躯铸成防护的城墙,还有那些不顾个人生命安危,不分昼夜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陪伴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孩子们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懂得这次疫情这些人是因为什么而无私付出,才能明白只有好好读书,努力读书,才能像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一样知识渊博,专业过硬,在祖国人民有危难时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亲子阅读,不仅成长了孩子,也成长了我们自己。书籍虽有价,但它的内在无价,带给我们的知识无价,因亲子共读而深化的感情无价。我呼吁和我一样的家长朋友们,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陪伴孩子阅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和孩子交流,让一本本好书成为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不论大人孩子,都可以乐于其中,勤于其中,可以不拘形式,纸质的、音频的、电子的,我家主要以纸质为主,这样也可以很好的保护眼睛!
航航还有几个月就升入三年级了,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绘本书籍,我注意到她只关注图片,我会间断的问她,装作我不懂的样子,虽不认识字,也能说个七七八八出来。之后进入小学,学习拼音了,我会选择一些漫画类的书籍,如《父与子》,对于她偏爱的书,她会很主动的去阅读,我很欣慰,所以我不规定她一定要看什么,而是对什么感兴趣!接着她又爱上了《米小圈上学记》,每晚睡觉前必须读读!我自己做主给她买了一些红色革命书籍如《红岩》,本想让她多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故事,不过很显然这本书是为我自己买的!孩子们似乎更喜欢图文并茂的图书,而大人,信手拈来一本,也能读上个把小时。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家的阅读是各自独立完成的。
大人的阅读,也是可以跟孩子交流分享的。在爸爸浏览新闻时,航航会在旁边瞄着听着,爸爸也会把重要的新闻告诉她,她了解了学校外面的很多事情!她知道了这次抗疫快结束了,但也不能大意,为开学做准备;她知道了在马路上行走,无视交通规则将会酿成大错,后悔莫及;她知道了在任何时候,人的生命最重要,所以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她更知道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尤其是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我们中国人的团结合作和自强不息!
当然她的问题是不断产生和更新的,这是好的现象,有时我们也没有标准答案,这就需要她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了,然后分享给我们听,这或许就是亲子阅读的乐趣所在吧!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俗语已经成了我和子恒的口头禅,共读一本书也已经成为我们母女生活的习惯。当我们静下来分享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时,那种亦父亦友的快乐无法用言语表达!
在子桓小时候,每天晚上入睡前,她总会挑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静静地等候我给她讲故事。在橘黄的灯光下,她依偎着我,我声情并茂地给她讲着书中的故事,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上几句,每个故事虽是重复了好多遍,可她总是百听不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会让她给我讲书中的故事,看着她讲得来劲,我时不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慢慢的,她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爱上了阅读!
每到假期,进书店买书、到图书馆看书成了子桓最盼望的时光。家里的书也是随处可见,书房、客厅、卧室都有她喜欢的书,连卫生间里,书都是必备物品。为了陪伴她成长,我也会经常拿上一本书品读,和她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今年年初这段时间,因为抗击疫情,我每天回家都很晚,少了陪她亲子阅读的时间。看到我累,她主动给我分享《秘密花园》中的乐观和友善,告诉我《白雪公主》使她懂得了善良的人是最美丽的,感悟《居里夫人的故事》让她知道,做好一件事都要有一个严谨好学的态度……听着她津津有味地诉说,我工作的疲劳顿时无影无踪。
▼▼▼▼▼▼▼▼▼▼▼▼▼▼▼▼▼▼▼▼▼▼▼▼▼▼▼▼▼▼▼▼▼▼▼▼▼▼▼▼▼▼▼▼▼▼▼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