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上海市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原标题:上海市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导读:

  “居民参与率从10%提高到99%以上。”在汇园居委党支部书记郑刚看来,垃圾分类好习惯的养成,除了政策宣传的持续推进,更在于细节上要为居民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定时定点投放,...

  “居民参与率从10%提高到99%以上。”在汇园居委党支部书记郑刚看来,垃圾分类好习惯的养成,除了政策宣传的持续推进,更在于细节上要为居民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定时定点投放,是去年垃圾分类实施初期让不少市民感到不便的地方。而在徐家汇花园,这个政策更加因地制宜,更加人性化。

  郑刚告诉记者,小区原来的投放时间为6:00-9:00,18:00-21:00,正常情况下能满足居民的投放需求。但随着天气逐渐炎热,居民家中的瓜果开始增多,鱼肉的腥味增加,通过调研和多次与物业公司的协调,两个垃圾箱房中午增加错时投放时间,受到了居民的普遍欢迎。

  实施垃圾分类后,为了方便居民投放,徐家汇花园小区第一时间在垃圾箱房安装洗手池,疫情期间,又根据居民的诉求改成了感应式水龙头,还增设了雨棚和照明等设施;对一些老年人反映的垃圾箱房上的字太小、看不清,容易引起错投等问题,及时放大了字体,增设了显眼的标识。

  “不分类、不收运”,是督促小区、企业商家等做好垃圾分类的一种手段。据悉,《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上海日旭环境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以上海质量App为平台,增加与服务单位、管理部门的多方联动。在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点位,收运人员拍照取证上报班组,审核后上报平台,App将问题照片推送至街道及物业,管理部门督促不合格单位即时整改,多次连续不合格企业将亮起红灯,对其进行停运。

  在老港固废这座花园式工厂,日处理生活垃圾约15000吨,记者在现场没有看见任何烟、气排出。分类后的干垃圾热值大幅提高,每吨垃圾发电量增加。而分类出来的湿垃圾也大有用处。胡玉荣(摘自《劳动报》)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