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际交往中的十个关键问题
导读:
面面曾经说过:“比星际更复杂的,可能是人际”。有面粉很喜欢这句话,约我细细讲一下人际关系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这几个关键点,如果能用通了、想透了,至少可以相当于让你多赚几个月的...
面面曾经说过:“比星际更复杂的,可能是人际”。有面粉很喜欢这句话,约我细细讲一下人际关系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这几个关键点,如果能用通了、想透了,至少可以相当于让你多赚几个月的薪水。因为很多人就是因为受到人际方面的困扰,所以生活压抑,甚至频繁换工作,感觉各处都不合群,折损了本该有的财运。在看不见的地方饱受损失。
昨天有面粉在微信中说:“为什么总有人说话跟吃了枪药一样,冲的很”。是的,社会中确实有这种人存在,讲话很冲,配合着奇怪的语调,超快的语速,让人一秒都不想多接触。现实中讲话很冲的人,绝大部分心里苦。像是一些人眼中被感情折磨了一辈子的母亲、连菜市场买菜都要和别人吵起来,就像事业失意的父亲,阴沉着个脸,他在家的时候整个气氛都会压抑到窒息,一开口就是对儿女的责骂、对妻子的吆五喝六。只要一说话,就冲的很,根本没法好好交流。实话实说,这样的人通常没什么财运,而且还容易不断的破财。越冲越破财,越骂越窘迫,这都是非常常见的例子。
因此,面面才说:“态度,是自己心中的财神”。有人到处求财,但是毫无财运,殊不知财运就是身上的气场。态度的平和,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特质,气到好处的语气、措辞,面貌,语速,无不凸显出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水平。面面以前聊过,一位老先生说:“你们说一句话,随便说,一句话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不夸张,可以说:“毫不夸张”。态度的平和,看似是5个字这么简单,其实内质简直太丰富了。你想呐,想要态度平和,要有:耐心、气度、知识、智慧、眼界、虚心、自尊等等,至少7种属性。一个无知无畏的人,是不可能做到态度平和的,就像生活中的“杠精”、“吃火药的人”,他们不理解对方的交流重点,无法提炼到内核、知识上无法理解语境的重要性 。所以猛然气血上涌,就要大杠特杠。你身边肯定也有爱杠的人出现,其实不用生气,蛮可怜的。有的男朋友特别不MAN,整天抓女生话头儿,挑刺抬杠。恋爱中连一个平和的态度都给不了,所以后面让人难以忍受的分手,也是必然。态度平和是基础,社会不是谁的老妈子,没人会迎着你的臭脸,所以做不到平和,人际也不要搞了。
态度平和,是一个关键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面在《收起你的臭脾气》一文中也曾论述过态度中重要性。即便两个人有些矛盾摩擦出现,也要以气度和态度来化解这一切,避免事件的失控。这不是什么高端的学问,但却是高贵的学问。
这样能让你脱离很多无效的社交、脱离很多有毒的社交。比如前段时间,一位面粉经常被同事刺激,因为同事家境比她好,所以为了优越感的获取,总是多次、刻意向她显摆。(不要怀疑是不是多想了,如果你社会经验足够,就知道这种现象之普遍,不要过于白莲花)。小面粉不胜其扰,便问我怎么办。面面教她一招:“模糊对方讲话焦点”,这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战术。比如大部分时候,对方向你炫耀,或者刻意刺激你的时候,对方为了找优越感,又同时保持自己“优雅”的姿态,会选择用不经意的话语,来包裹她想透露给你的信息。比如:“哎,真烦,我婆婆又给老公的弟弟买了一辆车,一百多万呢,可是却不给我们买,哎~”。当你社会经验足够的时候,就该警觉这句话的含义了。深意是:欲扬先抑,为了让你知道她嫁了个有钱的婆家,而以“婆婆只疼小叔子”为外皮来包裹信息核心。
那么,如果这个人经常来这一套的话,让你感觉很烦。你就可以用这一招,模糊她的讲话焦点。回答:“那对你真是太不公平了,你老公这样不生气啊,疼弟弟不疼自己,好窝囊。当时我妈就是更疼我哥哥不疼我,想起来这种感觉就窝囊死了。你回家好好劝导劝导你老公,别让他把不痛快憋在心里,时间长了对身体不好”。……烦恼终结。明白吗,小面粉们,对待小人的招数,就要见招拆招,她下次就感觉自找没趣,而且你情商又这么高,就不愿意来刺激、打扰你了,就会换目标。而“单纯小姑娘”,被人故意刺激之后,可能会说:“啊,你婆家真有钱,这回给弟弟买,下回肯定就会给你们买了吧。”正中下怀,对方会说:“哎,可能吧~他家是挺有钱的,巴拉巴拉巴拉”。最可怕的是,在你这“优越感”得逞一次,下一次还会来用各种事儿来烦你、刺激你。好了,你在这种情况下,轻者无形中损失时间薪水,重者心态被影响到炸裂,甚至光想着怎么斗小人扳回一局。时间久了,三观都歪了。
没前途的人和家庭,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打死不认错”,万事选择逃避。特别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为本身条件不好或者什么原因,所以认为躲过错误,就是赚到。这种类似“我穷我有理、我穷我无敌”的老赖思维,是前途的最大敌人。甚至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和心智。因此俚语说“老鼠孩子会打洞”,说的大部分就是品格恶劣的家庭。面面举个例子,一穷孩子,不小心刮坏了路边的一辆豪车。这时候有两个选择:1、跑。2、等待认错。跑的人,大运一辈子也就那样了,你说他有什么前途呢。2、等待认错。其实说实话,越是经济实力悬殊的时候,对方要的越是简单,可能并不是赔偿或者什么,要的就是认错的这个举动。错了不重要,关键是“认错”的这种品质很重要,错误甚至能因祸得福,让你接触到本接触不到的贵人,或者给到你其它帮助。它能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更有前途。
你且看那些死不认错的老赖,本身可以解决的事情,也要赖到整个家庭身败名裂才好。原来有个女孩,跟一个男孩谈恋爱好多年,男孩人也不错。但是女孩家一打听,男孩爷爷是当地有名的“老赖”,于是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女孩嫁了更好的人,男孩多次相亲都被挑剔,后外出打工没了消息。俗话说:“打死犟嘴的”,学会认错,比逃避错误更能优化你的人际发展。
曾经有个朋友,在某单位任职,犯了些错误,他来问我该怎么办,该不该捂着。期间他非常忧虑害怕,光拧杯子、喝水,再盖上杯盖这一系列的小动作就做了十几遍,已经非常焦虑了。我问他:“你多久接触一次你领导?”,他说,从上班之后那么长时间就见过两回,一般接触不到。那我就跟他讲,你犯的这个小错不是原则性错误,直接主动去认了,别噎着藏着。你原来接触不到,甚至对方都不知道你的存在。平常又没什么契机,这次借这个机会,正好主动去认错领罚,多露露面,肯定因祸得福。后来真的借着这个契机得到了升职重用。
学会认错,是人际上的一个关键点。推脱、扯皮、逃避,都不如大胆站出来认错。错误本身是可以因祸得福的,错误本身就是一种缘分和交流,看你如何去运用它。懂认错的人,最好命。
特别是身边同学、同事。有的人感觉在交往中很孤独,没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时常做冷板凳看别人热闹,自己心中很落寞,于是心里憋了很多话,就会走入一个怪圈:用秘密交换朋友。“我告诉你吧,我心里一直有一件事没跟别人说过……”你认为跟同学、同事讲一个自己的秘密,你们的关系就进了一步?其实往往并非如此,面面见过一些人,听了秘密后扭头就把你给卖了,搞得人尽皆知,甚至还要反过头来嘲讽你。
真正的朋友,是不需要去笼络的。志同道合,就有很多事情和话题可以讲。你感觉关系疏远了,没有必要靠出卖自己的秘密博取好感,也绝对不能够靠出卖别人的秘密,以八卦来笼络人心。面面反复说过一句话,靠八卦八出来的“朋友”都是小人。你在小人堆里瞎混,能有什么好结果。遭遇那种被人出卖、沾上霉运的事儿就太正常了。
这不是坏,这是为自己剩下宝贵的时间。面面也经常在讲时间的重要性,它太贵了。最普通一个讲师,一节课的薪水就要大三位数。很多人愿意选择飞机而非火车,宁愿花几十倍的金钱,也要争取几个小时的时间。有人愿意拿重金来买团聚的时刻,但也一天难求。时间之珍贵,难以衡量。所以你的时间只能交给有意义的事情。而在人际上,也要学会快刀斩乱麻。面面在第二点上,讲到了要学会“模糊小人讲话的焦点”,其实一方面是教大家如何不受小人的气,另一方面也是在教面粉们,如果处理“垃圾人际关系”,从而节省时间。
如果你学不会这一点,那么你的生活中肯定要浪费掉好几年的时间,或者还能气出一身病来呢。有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前段时间,一个销售和客户狂聊8小时,然后最后失单,被气到吐血送入医院,面面还写了一篇以此为开头楔子的文章。另一个例子,就是“三季人”的故事,故事中说:一个绿衣人,和孔子弟子辩论此地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弟子说:“四季”。绿衣人说:“明明是三季,你说四季,4不4傻!”。孔子弟子气的快吐血,和他辩论了一天也没结果,于是两人请教孔子。“此处一年有几个季节?”。孔子说“三季”。绿衣人哈哈哈哈哈大笑,满意而去。留下孔子弟子傻眼了,问恩师明明是四季,为何刚才说三季?孔子说,你瞧那人一身绿衣,分明是山间蚱蜢化作人形,蚱蜢春生秋死,哪知有冬?你何必和他论辩,打发走便是了。确实这种事情现实中太多了,网上也很多啊,你何须跟一个错误又无知的对象论辩呢?无所得,还浪费时间。比尔盖茨5秒时间可以买辆豪车,巴菲特午餐时间可以出售几千万售价。时间越值钱,就越不愿意废话。
还有一个搞笑段子可以增进面粉们对这一点的理解。话说:一人遇到另一个人,双方争论“三七是二十一”还是“三七二十四”?双方争执不下,打的头破血流,最后报官府定夺。县官一看,命人把两个人都叉出去,各打五十大板。其中一个人说:“明明三七二十一!我说对了!凭什么连我也罚?”县官悠悠的说:能和一个傻子争执一天,还为此打的头破血流,我看你也是个欠打的笨蛋。哈哈,虽是笑话,但也很传神。
所以遇到没有意义的人和事,没有意义的话题,没有诚意的对象,不要太耗时间,你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对方耗得起,但你耗不起,所以笑着打发走,哪怕让对方感觉自己沾光了也可以。因为省下时间和心情,真正沾光的是你啊!凡事都要鏖战、错的明显还要跟其论长短的,都不妥。
这一点需要注意,A是你的朋友,B是你的朋友,但你其实不需要撮合AB两个陌生人成为朋友。人际圈子有时候是需要壁垒、而不需要“大融合”的。比如,有的女孩,有关系不错的闺蜜,同时有男朋友。但是对“圈子壁垒”这个概念不清晰。每次都带着男友和闺蜜一起行动,一起出游。搞的男友和闺蜜双方关系都比跟你还熟。那时候你就快被踢出局了。
认识就可以,但圈子壁垒没必要打破。就像聪明的男生,一般不选择走入女朋友的闺蜜圈,不跟闺蜜圈瞎混,刻意不有过度交集。因为,女生闺蜜讨厌他,那讲讲坏话,可能就要分手。女生闺蜜喜欢他,那……发展成三角恋情更麻烦。女生闺蜜对其无感,那就更不用浪费时间走入这圈子里,还打扰女生的私房话。所以,有时候人际交往中,要遵循“圈子壁垒”这个概念,面面提出来就是想让各位注意,有时候人际乱了、杂了,霉运和麻烦就来了。我有我的圈子,你有你的圈子,不妨碍我们两个成为朋友,也没有同圈中的那些斗争和暗箭。但是一旦强行融合两个圈子,人一多一杂,那么可能你们连秘密都没有了、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这个问题有些哲学意味: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互相就有两种思想。但,你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我们让他们互相认识一下,可能结果就是谁都做不成朋友了。原来就有一件实例。女孩A和男孩C是朋友,和男孩B也是朋友,但是BC不认识,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A又比较任性,想撮合B和C认识,也成为好朋友。结果B和C脾气不和,大打出手,B失手杀死了C……
所以啊,每个人都是多面体,每个人都属于不同的圈子。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上司都讨厌下属打听自己的家庭、或者走入家庭拜访的原因。“圈子壁垒”其实是对人的一种舒服的保护。不必刻意去打破“圈子壁垒”,就像你的左耳和右耳同时存在,但完全不需要拽着两个耳朵非要贴在一起啊!胡乱撮合自己不同圈子的朋友认识,容易得埋怨、甚至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烦恼。要慎重。
当你不可避免的跟别人产生了矛盾的时候,开始互相怄气、争执,事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即便这样,也要记住一个底线:就是争吵也绝对不能触及对方的痛处。争吵不可怕,说不定还是一场不打不相识的过程,但是一旦说话不经大脑,专挑对方的痛处说的话,那么你这个人际关系算是彻底完了,可能还要被人痛恨一辈子,结下了仇,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背后给你一击,到时候就倒霉了。祸从口出,有一部分也是这个原因。比如,你和一个人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你可以对事不对人的斥责他,你甚至可以发发脾气,但是切记不要揭人明显的短处。比如:“你也不瞧瞧自己长得那熊样,看你嘴歪成什么样了!还好意思和我怼?”、或者“你看你胖的跟个球似的,你还好意思跟我争什么争?”……记住,再激动再气愤,也不要拿对方的痛处来打击。这样本身可以大事化小的,但一旦攻击到了别人的痛处,特别是生理上的痛处,那么你就该小心对方跟你一辈子过不去了。
俗话说的好:“龙之逆鳞,触之必死”。每个人都有一片“逆鳞”,都不想让对方去触碰,所以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就事论事,少些人身攻击、更别拿着对方生理特点进行攻击。小心事件失控,后悔晚矣。
有的时候你把自己心里的压力和苦闷讲给最好的朋友听,可是对方却不感冒,对你的事情只冷冷的说了句:你活该。这是一位面粉的真实状态,本来以为对方是最好的朋友,讲出来也没什么,但没想到对方冷漠的态度更让她受伤。其实,交流是人的本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并不一定每种伤痛都需要“独自舔舐伤口”。那样也太累了,一百件不开心的事情,总是需要跟朋友聊上几件舒缓一下情绪的。所以,作为关系亲近的朋友,有时候也不需要上纲上线,斥责对方:“你不应该拿你的这些破事儿来烦我。你不觉得给别人负能量很没素质吗?”,上纲上线其实比什么都讨厌人。这样做一次,纵使你们有多年的交际,那么关系也要破裂了。
有的人患上了抑郁症,心情总是低沉和莫名的难过,这在初期的时候很想得到朋友和家人的温暖,于是总会渴望别人的帮助。但是抑郁症初期最危险的就是:别人的不理解和不耐心。“你烦个毛线呢?求你别这么矫情好不好?”、“你都跟我在一起了,你还有啥不高兴、有啥可不满意的啊?!”(不理解的人,通常认为这种病理现象,是单纯矫情的表现,这是错误的认识)。而且更有甚者,不理解对方的苦闷还要跟他争吵,毫无耐心去听倾诉、去化解情绪。最近的“杀鱼弟”喝农药事件,其实就是“人际情绪受害者”千千万万的一个缩影。面面再重申一下:当你不能理解对方的痛苦和难处的时候,保持耐心和倾听,才是人际交往中最应有的素质。才能帮助别人尽快走出心灵困境。
把丑话说在前头,才是最漂亮的做人法则。有些人遭遇麻烦,比如合伙人之间的分歧、借出钱去,要账的时候别人还说你小气。员工和下属开始不听你安排。这些人际上的烦恼,很多都是没有学会把丑话说在前面。比如,做生意也是这样,提前谈好条件、提前把风险点给找出来,双方磋商过后,才可以签约,进行生意交易。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的一支雪糕成本价2块钱,你看一个人口渴,就先给他吃了。然后看他蛮辛苦的,就打个折吧:“先生,一元钱。”……“什么?刚才吃的那冰棍你没说要钱啊?现在又说要钱,你讹人呢吧?”。“一元已经是打了5折了啊!你怎么不明白我的好心呢?”“太贵了,顶多一毛!爱要不要,要不我就给你吐出来还你……”。这是一个小例子,面粉们可以举一反三的套用在现实中去。
很多时候,你不把丑话说到前面,那么后面就会犯难,即便你好心,也会变成坏事、错事、糊涂事。因此学会把丑话说到前面,你会轻松很多,而且少很多恶心的人际纠缠。谈合作的时候,先点明“要是将来不成,怎么怎么样……”。跟员工讲“如果项目做成了,皆大欢喜都有奖金,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谁要是在这阶段出乱子,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在座的都听见了,装到耳朵里去,到时候受罚了,别,也没人给你鸣冤”。这样总好过一开始说好话,结果有员工犯错了,你代表公司要进行惩罚,对方高喊:“什么狗东西?凭什么罚我!你们一开始又没说过罚这么重!垃圾!”。知道了吗,丑话不在前,那么明明做错事的人都有可能跟你蹬鼻子上脸。所以,这一点一定学会。在家庭中也可以适当用到。找个合适的场合、时间,比如点一点自己的对象:“我丑话说前边,我爱你没错,但是如果你敢对不起我,我一次机会也不会给你,到时候撕破脸了你也别怪我,提前告诉你了啊,心里有点数”。这样一来是种预防,二来也是种交流。三来能拉起对方心中的一根弦。
这也是人际交往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比如你或你老公的一些亲戚生病了,实在没法了,需要急用钱,找到你这儿来。按关系来讲,此钱需借。哪怕收不回来也是必然要借出的。按事件来讲,这是救急钱,是需要借或者是给的。不属于对方不明来由的借款。这时候,“伸头一刀,缩头一刀”,钱一定是要借出去的状态下,就大大方方的给,自己不宽裕,就能帮多少帮多少,痛快敞亮一些。这在人际中是一个重要法则。比如人家万般无奈找上你了,你逃不脱的。你一两天内大大方方的借出,和你犹豫、莫及七八天之后再借出,效果是不一样的哦。前者,对方念你的好。后者,对方虽然也拿到了借款,但是可能耽搁了他治病的急事儿,而且看你磨磨唧唧的样子,也不会再念你的好。这就是人性的双重缺点,不用指责,没必要,这就是人性的特点。
所以,举一反三,当“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根本躲不开的时候,那就痛快一点、敞亮一点。至少不会破坏人际关系。其实要明白,人际关系的健康、有力,也是人生中非常非常宝贵的财富。不要去破坏、损坏它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