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如何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原标题:如何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

导读: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有一份空虚在,也都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得温暖和陪伴。我们会喜欢一些人,并且主动的去靠近。也会有人喜欢我们,而主动的来靠近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是从...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有一份空虚在,也都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来获得温暖和陪伴。我们会喜欢一些人,并且主动的去靠近。也会有人喜欢我们,而主动的来靠近我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是从认识、了解、熟悉到亲密的过程,也有的人就保持在了认识、了解或者熟悉的阶段,没有达到亲密的程度。所以说,两颗心的靠近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太快的去靠近一个人,很可能会让对方感觉不安全,从而回避、拒绝。

  当然也有快速建立关系的秘诀,就是以对方为中心,凡事为对方考虑,以对方的感受为感受,以对方的需求为需求,全心全意的和对方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让对方感到安全、舒心,就可以更快的和对方建立关系。但同时,这样做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当我们全心全意的为对方考虑的时候,自己就不存在了,感觉失去了自我,好像是在为对方而活。所以我们也会变得越来越渴望回报,渴望对方也能像我们对待他那样的来对待我们自己,而如果对方没有这样做,或者做的不够,我们就会产生怨恨,进而问责、疏远对方。所以快速的亲近之后就是快速的疏远。

  其实这样做,也是能够获得回报的,比如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满足。对方会因为我们的爱而爱我们,也会因为我们的付出而给予一定的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回报。比如谈恋爱时的,一方对另一方的追求,就是一个持续付出的过程,之后有可能会收获对方的爱,也有可能得到对方的拒绝。再比如,对上级领导或客户的迎合,会使我们获得上级领导或客户的青睐,从而给与我们各种各样的我们想要的回报。

  人际交往有一个黄金法则:像我们期待对方对待我们那样的去对待对方。也有一个反黄金法则:期待对方像我们对待对方那样的来对待我们。也就是说,我们的付出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求,对方有可能会回报我们,也有可能不回报我们。这要看我们的付出是否是对方是需要的,也还要看对方是否愿意来回报我们、是否有能力来回报我们。所以说,我们如果是基于获得回报而去付出,就要看看对方是否愿意或者有能力来回报我们。长久的单方面的付出,是极易产生不满和怨恨的。

  在与人建立关系的时候,要特别关注的点是: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对方的需求是什么;自己能满足对方什么,对方能满足自己什么;自己满足对方的方式是什么,对方满足自己的方式是什么;自己的付出是否是对方想要的,对方是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是否是平衡的,对方的付出与收获是否是平衡的。如果说关系的双方都能够比较以对方喜欢的方式满足对方的需求,就是一段不错的关系。如果说不能如此,就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寻求更适合的关系对象。

  对于现有的不能更换的关系对象,比如父母、上级,我们可以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要有太多的付出,也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因为如果对方本就不是能够与我们相互满足的关系对象,过多的去付出,或者过多的要求,都会是关系的双方心里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很多的矛盾。相互的理解、接纳、尊重,而又不过于亲密,也许是最恰当的做法。

  作者寄语:感谢您阅读本文,欢迎您添加我的QQ或微信11570968为好友,我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有很多原创心理学专业文章和最新网络公益讲座信息。如果您需要一对一的专业心理辅导,可以联系我索要远程心理咨询与治疗事宜。

  首先,人际交往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别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对我有利的”。再一个观念是“身教大于言传”。

  什么叫做“别人的言行都是对我有利的”?我们在生活中,感到无助,被漠视,甚至被轻视或讽刺才是常态,极少有人活在被众人帮助,被仰视以及被赞美的状态。

  有些言语是中肯的说出我们的缺点的,比如你考试不及格,别人平静的报出你不及格的分数。比如你体重超标,别人平静的指出你的体重。中肯的意思其实就是“看数据”。但有些言语是尖刻的。比如你真是个蠢猪;比如你真是个很肥的婊子。这种话会过于夸大人的缺陷,同时所说的是并不符合事实但却反映出对方的一种希望:“对方希望你是个蠢猪,对方也希望你是个很肥的婊子”。通过这种动机,你会发现,原来这个人把自己伟大生命用来诅咒自己,实在有点可惜。

  所以,别人的言行一定是对我有利的。这些言行中,中肯的部分教会了我精准,夸大的部分教会了我幻象,伤害的部分告诉了我人行为选择的可能性。所有的言语都在帮助我拓展自己的能力——但是就像你打游戏的时候可能捡到匕首,可能捡到,并不也意味着你会用来杀人啊。尤其重要的是“言语使用能力极大的反应了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千万注意留意各种背景人的话术。”

  有些玛丽苏少女心的人过于被语言欺骗,无法真正的驾驭语言。于是言行就会被各种微小的因素因素影响导致偏差。面对这样的人,说对方智商不够是远远不行的。这就到了第二个部分“身教大于言传”。

  佛法里面有一句根本的修行叫做“八风吹不动”。身教就在于,当你被辱骂,被出格言行对待的时候,你彻底的把这当作是学习的机会,随后展示在世俗事物上的高度掌控力来折服对你怀疑的人即可。这种高度掌控力的根基就在于“我清楚的知道我的目标,我能够为我目标积累实现它的一切资源,并且尽快实现”的能力。

  哪怕你的目标只是做一盘好吃的春卷而已,只要真的做出来了,至少能让吃饭的人意识到你有这个能力啊。

  但很多人,就连最基本的做好饭,收好内务,背背单词这种事情都没法坚持,就天天高谈阔论,妄议天下。中南海也没给你发工资,中情局也没看中你,王思聪也不和你签约,你说你到底得瑟什么呢。

  希望有缘人都能够牢牢掌握“所有言行对我有利”以及“身教大于言传”的原则,影响朋友,子女,父母,让他们从最基本的做好一顿饭,扫好地做起,这样一定会解决绝大部分人际关系的矛盾。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