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导读: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一、对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征分析 目前乒乓球发展形势是国际化日趋完善...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_营销/活动策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一、对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征分析 目前乒乓球发展形势是国际化日趋完善,国内外赛事繁多,如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 一、对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征分析 目前乒乓球发展形势是国际化日趋完善,国内外赛事繁多,如世界乒乓球锦 标赛(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世界杯乒乓球赛(World cup table tennis match) 、世界明星巡回赛(world stars tour match)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 (China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Asia- AfricaLatin America Table Tennis Friendship Tournament) 、亚洲乒乓球锦标赛(Asian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s) 、 亚洲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Table Tennis Match in Asian Games ) 、 亚 非 乒 乓 球 友 好 邀 请 赛 ( Asia- Africa table tennis friendship invitational ) 、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比赛( Table Tennis Match in China National Games) 。这些比赛 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运动员的国际排名和经济收入。在乒 乓球球竞技运动中新出现的“五快二大一强” ,即比赛节奏快,发、接球变化快, 赛点出现快,攻防转换快,战术变化快,精力消耗大,比赛偶然性大;以及心理 素质强等特征,提出了“细、难、精、求质量、强对抗、促实战”的训练理念。 乒乓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其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 是: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平衡、灵敏与柔韧素质。乒乓球的技术动作 包括:握拍、准备姿势、基本步法(单步、跨步、跳步、侧身步、交叉步)发球 和接发球、挡球和推挡球、攻球、搓球、削球、远削和近削、左推右攻、推挡侧 身攻、发球抢攻。 乒乓球比赛的运动量介绍, 1、一场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密度:打满七局的 情况下,持续一小时左右,密度为 25%~50%左右。不同类型打发的运动员比赛 时间和密度稍有差异。挥臂次数大约为 1000 次,每秒挥臂次数为一次左右。2、 一天比赛负荷量:团体比赛中,以最多需比赛 3 次 6 场 30 局为例,除去捡球时 间,一天的实际比赛时间为 150~180 分钟左右,一天的挥臂次数为 2718~11314 次。如果以每次击球移动的距离为 1.5 米计算,一天总共移动 4077~16971 米。 运动员在关键时刻的竞技状态,左右着比赛的结果。3、在世乒赛的比赛中,一 分球的时间不超过 10 秒钟,在十秒内快速运动的能源物质是 ATP-CP 功能系统 供给的。由此可见,乒乓球比赛的特点是隔网对抗、场地小、技巧性强、动作准 确性高、动作的密度强度大,连续时间短,中间有间歇。所以,总的工作强度不 大,由于比赛日程持续时间长,容易对运动员精神上和身体上产生疲劳。[1] 依据训练理念和乒乓球比赛的特点,安排训练内容。乒乓球运动的训练内容 包括技术动作、步伐、战术、心理素质、体能的训练,体能的训练要结合技战术、 步伐和心理素质来安排。训练之后还有恢复,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 不能得到高效的训练效果。 在乒乓球的训练中常采用多球训练法, 来巩固和纠正技术动作, 模拟比赛法, 来锻炼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 对于运动后的恢复采用相互按摩放松的方 法,可以让队员进一步的交流技术和心得体会。 二、训练理念 1959 年第 25 届世乒赛后,我国乒乓球界已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 以快、准、狠和变化多样的打法,力争主动,力争胜利”的指导思想。1965 年 第 28 届世乒赛之前,更明确的提出快攻以“快、准、狠、变” ;削球以“守得稳, 削的低、旋转变化好,两面攻的准”为指导思想。 1971 年地 31 届世乒赛后,又对旋转的认识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各种打 法的指导思想:快攻打法以“快、准、狠、变、转” ;削球打法“转、稳、低、 攻” ;弧圈打法为“转、快、狠、准、变“。 新生代的打法体现的技术风格,代表了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领导着 世界技术的发展方向。 根据新生代们引领的方向,对乒乓球技术特征的未来发展 趋势做出判断。 以旋转为基础, 以速度为中心的对抗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乒乓球技 术的主要矛盾。对于乒乓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革,我们面临着的是挑战,世 界乒联对乒乓球运动的改革与我们不断的是乒乓球运动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矛盾所在。我们的突破点就在于要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技术, 来适应乒乓球运动的改革。 要以” 特长突出, 技术全面 “为核心的训练指导思想。 训练中根据技能主导类项目对肌肉感觉灵敏程度高的特点, 控制运动员在中 枢神经系统处于适宜兴奋状态, 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训练。不搞马拉松式 的疲劳训练,以免造成肌肉感觉模糊,对球性的分辨能力下降,破坏正确的动力 定型。 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执教思路,首先要看教练员有什么样的执教方法,以运动 员为中心的运动模式, 对于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模式 只注重运动成绩,而这种模式进一步强调了寻求运动员个人优秀表现的重要性, 也指出运动员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所扮演的主动角色(克拉克·史密斯&蒂 博特,1994;基德,2006;基德曼,2005;米勒&凯尔,2002) 二、乒乓球运动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损伤 体能训练的计划还应与该项目出现的运动损伤结合起来统筹安排, 在乒乓球 运动中经常出现在运动员身上的损伤有:1、急性腰损伤 2、肩部损伤和冻肩 3、 髌骨脱位,半脱位 4、胫骨疲劳性骨膜炎 5、慢性小腿间隙综合症 6、髂骨嵴骨 骺炎 7、脊椎敏感症。这些运动损伤大多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造成的,而并非 比赛过程中。例如①急性腰损伤、髂骨嵴骨骺炎,就有可能是运动员在大力拉球 或扣杀时,由于漏球扑空造成,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要对腰部肌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