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新东方刘慧: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原标题:新东方刘慧: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

导读: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们太累,小小的肩膀上扛着重重的担子。学校里老师施加压力,孩子们互相竞争;家里家长们严厉监督,孩子们心里自然会有无限的压力。 这样的无形的压力或许能成为...

  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们太累,小小的肩膀上扛着重重的担子。学校里老师施加压力,孩子们互相竞争;家里家长们严厉监督,孩子们心里自然会有无限的压力。 这样的无形的压力或许能成为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身为家长,当面对孩子的成绩我们该如何正确的分析,如何才能真的帮助孩子呢?我想这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家长们总说孩子是自己的,他们是这个世界最了解孩子的人。可是孩子们总会摇头说大人们一点不了解他们的世界。新东方夏令营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学习形式,虽然一期的时间不长,但孩子们完全脱离父母,更愿意表现自己,作为新东方的老师我们也接受了更为全面和坦诚的他们。这个时期的孩子从心理学角度讲叫“青春初期”,是一个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各种感情都深刻发展,他们更愿意明确的表现自己,珍重自己,有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肯定。

  在营地,我们接触的是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学习程度的孩子。由于营地要求孩子们背单词、背课文,这些孩子们不愿意进行的活动在集体的条件下变得容易起来。我们还组织各种不同的活动,我发现了很多有思想和有组织能力的孩子平时却是羞于表达。这些都是“青春初期”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习惯的形成只需要20天,营地的学习习惯其实是为孩子们开了一个头,家长们需要鼓励孩子将一种学习习惯贯彻下去,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学习成绩也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去。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在谈及教育问题时就说:教育是要因材施教的,不能千篇一律。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就连学习成绩也是如此。有的孩子喜欢英语却烦极了数学,尽管数学报着各种补习班还是只愿意应付差事;有的孩子文科项目好;有的孩子理科项目优秀。但我们的家长总是要求孩子各个都好,这样的要求往往掩盖了孩子的优势,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在营地学习中会有不少家长来看孩子同时和老师沟通,我更愿意表扬每一个孩子,尤其在自我表现方面。但是,我发现家长们对这些似乎并不关注,他们更希望我告诉他们孩子学习的成绩提高了多少。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万分理解,可孩子那颗充满激情的心也随之破裂。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比我们长的多,对孩子的学习更应该因材施教。什么是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安排学习,将优势发挥到最大。比如,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数学挺好的,不需要鼓励其学习了,英语不好,就把所有时间给了英语,时间久了发现孩子英语没有提升,数学还不如以前了。其实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将优势科目保持到最佳状态,甚至更优势,鼓励孩子暂时不理想的科目发展空间实际更大,力求完美的孩子在保证一方面优秀的前提下,也会自觉在另一方面提升自己。因此,当家长拿到孩子成绩单时不要急于看总分,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对于他个人而言这次成绩是否有进步。因材施教的方法才是最科学有效的方式。

  我们常说干好一些事情是需要动力的。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在营地学习中,我们设计很多开发学生潜力的活动。比如孩子们对于5秒钟可以击掌几下各自都有自己的猜想,而真正让他们自己行动后发现,每一个孩子都低估了自己了能力。这就是潜力,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对着单词欲哭无泪时就给予他们不同的动力,其实到最后每一个孩子都比想象的做的更好。

  营地学习中,我们每天都会对孩子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我也总会给他们每个人进行分析并标注在测试纸上。我会发现起初很排斥测试的孩子在后来也能达到全对的成绩。回到家中,当家长拿到孩子成绩时,除了正确分析外还要给他们十足的动力。我们说孩子进步了,不是从不及格的分数考到满分,而是对于他自己而言有了进步,这次提升了10分,下次提升10分,这样循序渐进更容易被接受和实现。我们应当教会孩子成为一匹黑马的条件,目前的落后正好是自己发展空间最大的时候,不能因为一时落后而放弃,对于进步而言落后往往比已经在前面更容易达到。

  我常常听到有的家长和我抱怨,自己很想鼓励孩子,可是叛逆期的他们根本不给家长与他们沟通的机会。家长们常常说为什么孩子在营地和老师像朋友一样,什么都能说?这个原因很简单,营地老师普遍年轻,活力四射,与孩子们之间是民主平等的,他们更容易亲近,这样朋友式的交往模式,也让孩子们更愿意打开真实的自己。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开始两天不和任何人说话交流,所有老师都觉得孩子特别怪,我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她,后来发现她会画画,班主任给了她画班旗的机会,课堂上我总看着她,给她表现的机会。后来在结营那天我完全看到了另一个她,那么活泼,那么自信。她说是我改变了她,还很开心的说她的父母一定会开心。

  但生活中,家长想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孩子们却害怕是陷阱不愿意靠近。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西方心理学家鲍姆宁曾提出父母教养行为的三种模式:型、放纵型和民主型。经过试验发现民主型模式教育出来的孩子更成熟、自信、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和自我肯定。因此家长应该向民主型教育靠拢。对于孩子的成绩亦是如此。民主的方式更容被接受,和孩子建立民主的关系对于了解孩子是最好的途径。看到孩子成绩时不是以批评为主,而要做好及时沟通,了解真实的孩子的真实想法,可以做一个倾听者,听听孩子们对于成绩自己的看法,不要一棒子打死孩子所有想要诉说的心。

  各位家长,当红色成绩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一定要理智看待,去试着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去鼓励他们并制定合理的规划,我相信孩子成绩一定会让自己吃惊的。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