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网球家长帮:青少年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的误区与实践方法(干货)

原标题:网球家长帮:青少年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的误区与实践方法(干货)

导读:

  线上分享会如期举行,本期分享嘉宾是前国家体育总局网球队体能教练、深圳市十佳教练员唐琦,他给大家详细讲述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具体的训练方法。希望以下分享的内容能...

  线上分享会如期举行,本期分享嘉宾是前国家体育总局网球队体能教练、深圳市十佳教练员唐琦,他给大家详细讲述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具体的训练方法。希望以下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个人是兴奋还是冷静,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而青少年的神经系统的控制趋于不平衡,一般而言,是神经兴奋占优势,神经控制比较薄弱,所以我们一般看到小孩子是比较活泼好动的,往往表现出一些多余的行为,如:在训练时有一些小动作,捉弄其他孩子,不能长时间学习,动作也显得不协调等,这个问题在男孩子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所以作为教练和家长,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特征要做到正确看待,其实并不是小孩不听管束,而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本身存在的一种生理特点。教练和家长应该加以正确地引导,在训练的时候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

  游戏的三大原则:趣味性、竞争性、规范性。掌握了这几个特点,既能做到训练有效,也能做到动作规范。

  青少年身体中的软骨成分、水分、有机物质较多,无机盐类较少,骨密质较差,富于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训练时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注意身体的全面训练:由于网球项目动作结构的非对称性,容易导致高低肩,长短腿,所以应定期检查,(肌力前后平衡的检查,左右平衡的检查)强化弱侧。

  3、注意力量训练的负荷重量。由于青少年椎骨未完全骨化(如髋骨),长骨还存在骺软骨(如股骨),所以负荷过大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腿型异常、髋骨移位和足弓下降。一般10岁以前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只能抗自身重力练习,12岁以上可以抗弹力带练习,15岁以后可采用较大重量练习。

  训练量过小或过大都是不可取的,前者会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后者则是会带来一些发育的影响,有损健康,甚至带来一些不可逆的变化。

  有些省队或者市队的教练员,为了出成绩,拔毛助长,安排的训练强度超过了小孩自身所能承受的正常范围,然后导致了一些不可以逆转的影响,这就得不偿失了,而且是需要极力避免的。大负荷训练容易导致孩子脊柱的变形、腿型的变化、髋骨位置的变化等等。

  图表仅供参考,这个“敏感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根据小孩子的运动经历、生长发育快慢等因素而变化,所以它是一个区间,而不是具体的时间节点。

  总之,在不同的时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关键期,这样才能让青少年的体能训练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费德勒的发球(上图),力量和速度的叠加是从下往上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动力链”。职业运动员和业余选手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发力的特点,业余选手用手臂、上肢发力比较多,包括很多成年人,打球的时候因为动作不标准,上肢用力过度,导致“网球肘”的产生。

  有专家分析,我们在打球的过程中,下肢和躯干产生的力量,占到了身体总力量的60%,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网球发力的部位主要是以下肢为主。

  网球是在较长的比赛时间里,由强度较大的间歇式、短时爆发性用力动作及迅捷的步法移动组成的比赛项目。一个球来回时间是1~3秒,每一次得分之间的时间是6~10秒,但其中的间歇时间一般会有20秒,交换场地的间歇时间更是有90秒,所以这样的的休息时间是足够网球运动员进行恢复的,所以网球运动其实是有氧运动。

  根据网球运动短时爆发的运动特点,我们可以把网球能量系统结构概括为:磷酸元系统(70%);糖酵解系统(20%);有氧系统(10%)。

  网球运动损伤主要是体现肩袖损伤、下背部损伤、肘部损伤、踝关节损伤和膝关节损伤,这也是由网球运动的特点所导致的,比如说我们发球和正反手的时候,速度会比较快,对肩部等部位的要求会比较高,所以我们经常在发球的时候会感觉到不舒服,当然,正确的发球动作能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肌肉是否强大到足以支撑高强度长时间的训练、比赛。

  在开展专项体能训练之前,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动、静态的评估——姿态和运动模式的评估。通过运动模式评估了解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哪些地方需要加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什么是动作模式?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推拉旋转、各种动作、步法等。比如说我们在做预备姿势的时候,就是一个蹲步、屈髋的动作模式,正确姿势是背部直立,身体前倾。判断标准是步能否降低身体重心,双腿是否顶宽,推拉旋转做得是否标准。

  上图中的小女孩,虽然她的爆发力和耐力有点欠缺,但动作模式和姿态都很好,身体重心也放得很低,背部一直也保持直立状态,身体比较平衡。

  在训练中,可以多练习一些精细的步伐,转髋、垫步、交叉步等,也可以进行团队训练,做一些多人的接力,竞争性的体能游戏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使之百分百投入,这样的话更能达到训练的强度和效果。

  答:打球时习惯弯腰,屈膝都不正确,正确的是屈髋。打球弯腰是青少年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动作,其生理学原因就是因为青少年的背部力量不足,无法给他们提供挺胸直立的这个动作基础。久而久之会出现腰痛、肩痛等问题。

  答:其实训练的时长不是重点,重点是对孩子训练负荷的把握,比如说,如果第一天是练跑、跳等,第二天可以做一些上肢、平衡、抛投的练习,不同的训练内容在平衡孩子的身体能力的同时,也更加容易激发孩子的训练热情。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时长,6岁的孩子训练负荷不应过大,每天半小时的训练就足够了,家长们可以带他一起玩,通过一些适当的游戏来增强他的体能,保证每周3-5小时的训练时长就好。

  答:当然要开始,而且不单是打球的步法,还包括我之前说的动作模式、步态。比如说小跑、高抬腿、冲刺跑、后踢腿、车轮跑等等,在球场上,则要学会交叉步、垫步、侧滑步等一系列专业的步法,只有通过系统地训练,形成了正确的动作模式,才能在球场上保证快节奏、高速度。

  BFI网球家长帮将定期组织线上公益讲座,邀请网球圈内知名大咖、优秀教练、潜力球员及牛爹牛妈,与大伙分享网球成才之路的点点滴滴,让家长朋友们在培养孩子时少走弯路!线上分享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七期,敬请大家关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