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人际交往中最忌讳的就是这件事

原标题:人际交往中最忌讳的就是这件事

导读: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大学生,她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苦恼。自己是一个耿直真实、不屑于花言巧语的人,而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能一腔热血对待他人,可总是好心换不来好报、不断的被人排...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女大学生,她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很苦恼。自己是一个耿直真实、不屑于花言巧语的人,而且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能一腔热血对待他人,可总是好心换不来好报、不断的被人排斥、拒绝,为此她非常痛苦和纠结。她的宿舍共有6个室友,其他5人有活动或聚会,从来不叫她。她气愤地说:“太虚伪了,人人都喜欢阿谀奉承、假的很,容不下我这样的人!”

  通过对其他室友的了解,才知道根本原因。其他室们说:“她总是喜欢多管闲事、且出口伤人”。原来,她自己认为是“耿直热心”,而在别人眼里却是“多事伤人”,而她自己可能根本就没意识到。

  与人相处,除了要有辨别他人情感(如何和他人相处)的能力之外,最根本的,是要有辨识自身情感(如何和自己相处)的能力。

  可对于我们大多人来说,常常操心他人太多,关心自己太少。我们吝啬时间认识自己、梳理内心的情绪,时间久了,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比如,可以从自我暴露开始认识自己,拉近与他人距离!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说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在心理学工具的“周哈里窗”中,把一个人的心灵和内在分为上、下、左、右,四个部分,分别命名为: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我;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盲目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藏我;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未知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四个部分的存在,每一部分大小不同,呈现出来的自我认知、行为举止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等也就各不相同。

  而公开我是人际交往中彼此相互了解和评价的基本依据。这个部分在安全和善意的范围内,内容越丰富、就越容易消除人与人之间,因为认知的差异带来的误解或猜疑。

  林紫机构有个传统的游戏,每当有新人加入的时候,大家会围坐一圈,自由向新人询问想了解的问题,但提问的人会先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很喜欢这个游戏,因为它让新人感觉到安全、放松,并且被关注,不知不觉间就融入了原本陌生的团队;同时,也让“老人”很快地了解到新同事的喜好、特点,让团队整体的公开我更壮大,减少误解、冲突发生的几率。

  这个案例证明了,要让别人喜欢我们之前,先学会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在外界适度的“自我暴露”,才能更好地应对人际关系。

  当然,思维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想要重建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做到。今天,仅仅探讨了周哈里窗中的第一个窗口,自我塑造的公开我,以及它对人际关系的帮助。

  所以,要真正了解自己, 在交友、恋爱、职场等人生场景,找到更擅长自己前行的方式,我们需要正确的方法下,系统地练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