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宅在家正是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的好时期
导读:
学校往往要求学生读严肃作品,但是回到家中,不必让小学生将《红与黑》、《悲惨世界》这样厚重的大部头作为课外读物。孩子在家读的书应该是他喜欢的书,不必非读“有用之书”、“经典之...
学校往往要求学生读严肃作品,但是回到家中,不必让小学生将《红与黑》、《悲惨世界》这样厚重的大部头作为课外读物。孩子在家读的书应该是他喜欢的书,不必非读“有用之书”、“经典之书”。英文出版物在儿童、青少年阶段的读物非常丰富,从绘本到图像小说、青少年文学,可以给他们空间探寻符合自己心智、年龄和兴趣的书。
以畅销书《哈利波特》为例,JK罗琳在写第一本《哈利波特》的时候,心中的目标读者是8岁以上,她想象之后的几本书的读者应是伴随第一本渐渐长大的读者。有的小读者在读到后几本《哈利波特》时,感觉故事暗黑,心生恐惧,这是阅读超出了他们心智年龄的体现,所以通常建议孩子在12岁以后再阅读后几本。课外阅读无需超前,让优秀的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伴随孩子们成长。
根据NAEP(美国国家测评指导中心)的指导意见,学生虚构类与非虚构类阅读比重应从四年级时的各占一半发展至高三年级虚构类占30%,非虚构类占70%,也就是说,家庭和学校应当鼓励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知识类、信息类等非虚构类的读物。这一类的书籍虽多,但要让孩子产生阅读兴趣,持之以恒,需要挑选知识呈现形式富有吸引力的书籍。
市面上不乏中英文对照、名著简化的读物,好处是降低了英文阅读的门槛,让孩子们可以参照母语阅读文学作品。专业出版社、好的翻译语言、更精良的制作会带给孩子更好的阅读体验。
我们生活在一个出版业兴盛的时代,很多出版物体现时代的价值观。例如教育部制定读物《居里夫人传》,书籍英文名已从早年MadameCurie(居里夫人),转变为 Marie Curie(玛丽居里),名称的转换体现出时代对女性的尊重,她不再是居里先生的夫人,她就是她自己。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揭示“男生擅长理科、女生擅长文科”更多是社会期待带来的结果,而不是男性女性大脑构造有差异。女生也可以成为程序员、科学家,男生也可以从事艺术。通过主题书单的阅读,可以鼓励孩子追求自己擅长的领域、培养与时代契合的价值观。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光线充足的阅读空间,让他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读书。让孩子的阅读空间不被打扰,不要时时问他“喝不喝水?吃不吃水果?” 如果有可能的话,建议父母一天中有一段时间,比如晚饭后,拿起一本书,在家中和孩子一起读书,让读书变成一件家庭活动。
与孩子讨论他已读完或正在读的书,既有助于亲子交流,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建立故事与自我、与世界的联系。参考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与孩子谈论一本书的时候,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由浅及深地推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