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实例 | 中国药科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建设项目
导读:
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增进大家对精品项目的了解,今天 :兰室计划,打造芝兰...
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是教育部近年来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增进大家对精品项目的了解,今天
:兰室计划,打造芝兰之室2014年起,中国药科大学全面策划实践了“谈笑兰室,以德蕴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建设工作”项目(下面简称兰室打造计划),巧用互联网+思维,引导大学生掌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技巧,营造良好的宿舍风气,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发展与完善。 “兰室”来源于《孔子家语.六本》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选取此词,寓为启筑兰室,琢玉毓仁。该项目以集体心理学为理论指导,以打造出线上兰室实体与网络家文化共同体为愿景,由培养宿舍小爱推及到同辈之爱和师生之爱,最终升华为兴药为民的家国大爱,同时引导广大辅导员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网络思政工作能力,来满足大学生发展各成长阶段的需求。
活动由筑我家,爱我家,秀我家,兴国家四阶段层层推进,打造出线下兰室实体与网络精神空间家文化共同体 。2014级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和2012级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率先提出以书蕴德,室馨人和,风雨兼程,和衷共济的寝室人际关系建设思路,开展谈笑兰室,以德蕴智相关活动。
新生宿舍面临人际关系的重建,彼此互不相识的问题。设计寝室人际关系建设愿景是该项目开展的第一步。以144015班级为例,在前期动员阶段,针对寝室成员彼此不熟识问题,由辅导员阐明该项目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参与热情;方案实施阶段,辅导员主动建立 QQ群,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在线三微联动的平台,发布活动资讯、宣传展示和解疑答惑的平台,提供师生互动网络精神空间。
在寝室文化建设目标设计完成后,寝室人员渐熟,学习生活交往步入正轨后,寝室文化开始萌芽,也暴露了自我主义心理引发的语言、行为习惯的冲突,寝室危机开始出现。为此,
在寝室文化丰富阶段,“文化软实力+制度硬约束”双管齐下,细化并完善大学生寝室评比制度,改变学生寝室评比中流于“卫生检查”层面上的“文明寝室”评比机制,将人际关系和谐、学习氛围浓郁纳入了药大星宿舍的评比过程。
在寝室人际交往收获阶段性成果后,应总结、反思、再启新篇章。愉悦的寝室人际关系也让大学生化小爱于大爱:在辅导员的引导下,不少寝室开设了关注专业科研前沿、时事社会热点的网络微课堂,学生自己选题,自己开讲,同时线下参加志愿服务,以小家带动大专业、大学校,大社会。
“谈笑兰室,以德蕴智”项目建设两年来,参与该项目的宿舍累计近50多个,所撰写的寝室周记达三百多篇,在大学生在线万多人次。
今年该项目参与寝室药分专业D3-503寝室氛围温馨,两年来四人共获得近20项省校级荣誉,且在专业掀起了健身风潮;文艺小清新寝室F1-206自行谱舍歌。第一届毕业生中的G1-104宿舍感情融洽,而且成绩斐然,有7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人出国留学,堪称药大最牛宿舍。在临毕业前,她们以宿舍为单位,发起了“毕业生埋时光胶囊,留青春记忆”的活动,感恩母校,回馈社会,受到新华网、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热烈。四.感悟:主持人谈项目运营经验
朱昱熹,女,中共党员,90后,现任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2014级药物分析和药物化学专业辅导员。曾获首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中国药科大学优秀辅导员、中国药科大学首届“广药白云山”辅导员年度人物,2016年其主持的学生工作项目入选教育部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2014年我刚入职药大,正是复旦大学投毒案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之时。想到药大的学生平时也与化学品常伴,当时我不禁吓得一身冷汗。好在药大学工团队一向有帮传带”的优良传统,我问起前辈,前辈也说起药大女生多,学风正,但是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虽没那么糟糕,却也是令人头疼之事。
于是我就将此事作为重中之重,在年级大会上讲,在新生适应教育课上聊,虽然有成效,但是成效甚微。难道大学生人际关系真的调解不好?我一时陷入彷徨。
我本身就是90后,运用“互联网+思政”思维,进行兰室打造工程的宣传展示,发挥模范带头示范效应,在我看来方是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遵循学生成长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好办法。在私下里和学生的交流里,我也发现新媒体真是无孔不入,所以开设辅导员的大学生在线网站个人主页、开设微信公众平台,才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地、入心,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
在兰室打造计划初期,我也曾陷入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误区,没有能够清晰的分析问题关键点,把握重点,凝练特色,效果不佳。后来在与学校学工领导、前辈老师的沟通中,在与同学们的深入交流和调研中,才慢慢发现问题,从细节处着手,逐渐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总体感觉,做工作,还是要精细化,多思考,多积累,从问题出发,方能有效果,出特色,不能一味贪大贪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