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兴趣落地生根、让习惯保驾护航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战 “疫”之思
导读:
战疫情是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能落地生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并能在危机时刻对学生成长起到保驾护...
战疫情是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一面镜子。教师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能落地生根,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并能在危机时刻对学生成长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这将成为广大高中教师永恒的话题。
数学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凝结着人类智慧,充满着思维的魅力。兴趣是学习的主要驱动力,很多高中学生面对学习时,常因知识的难度大和要求高产生学习兴趣低下,进而养成了厌学、怕学、敷衍等不良学习的习惯,甚至到了放弃的地步,作为教师深感惋惜。因此,想法设法让学生学习兴趣落地生根、保持热度、遏制不良习惯的养成并向好的方向转化尤为重要。下面谈谈我个人拙见:
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题有时须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设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构建题设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分析:方程ax2-3x+2=0没有交代是否是二次的,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把它按一元二次方程方程处理,所以通过详细的思路让学生领悟他在思路上的误区从而激发兴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从严谨而又规范的过程抓起。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尽量设置很多问题让学生讲,让学生讨论,增加师生和生生交流互动,老师要不断点拨,不断帮助学生优化过程,去除不必要的表达,使他们的书写过程不断得到简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对一些典型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各抒己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精神。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如自我追问: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的……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分析:本题可以从讨论m的范围进行分类讨论,基础好的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基础差的学生不理解m≤0为什么集合B是空集,自己在实际解答中很难想到,但教师从子集的角度引导基础差的学生,达到慢慢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子集概念的理解,达到加固基础激发兴趣的作用。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老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高中课堂容量大,课时有限,老师要常把计算留给学生,培养学生勤动脑和勤动手能力,以及应对复杂运算问题耐心。计算能力增强了那么错误就减少了,成绩就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不仅增强自信而且有利于兴趣的培养。
考场上学生的紧张状态是不可避免的,但学生在紧张的状态下很难对整个试题时间做好整体把握,因此教师平时训练时应规定答题时间,让学生长期体会限时答题的重要性。平时要培养学生合理分配利用时间的习惯,指导学生把时间放在得分效益最大的地方,让会答的题目准确不漏,用成绩激发兴趣。
多年的实践证明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实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从高一开始就根据个人学习情况,由易到难把数学选择、填空题中能写过程的题目及解答证明题尽量做标准规范,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就要认真反思当堂内容,因为他们每一个个体的基础不同,作业情况全班不统一,又由于各班分组,所以作业先交由各学生交叉讨论、互评互学、签名批阅,然后教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寻找不足,把学生互评中暴露的不足之处作为后面课堂的重点或难点处理。
把学习任务体现,分层到了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作业是需要长期保留下来的,因为它完全可作为期末或高三后期复习的参考资料。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不断归纳、浓缩同类型题目的解法,达到高效复习、掌握和对学习兴趣巩固的作用。
课堂教学教师不仅教知识,还要传播文化,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树立爱国爱家,只有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当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尽量采用风趣幽默的形式让学生快乐接受,利用讲座,视频现身说法等形式增加他们的精神食粮,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决心。
总之,高中阶段能让数学兴趣在学生身上落地生根是既漫长又艰难的,高中数学教师们应在“用心、关心、细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认真探索,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成绩和实际运用能力,让兴趣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这样不仅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还会疫情期间对学习达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李振富,汉族,1978年生,旬阳人。现任教于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中,高级教师。2003年6月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任务和班务工作。先后在《安康教育》《学苑教育》《中学课程辅导》《教育学》等市、省和国家基础教育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2篇,多篇文章被中国期刊网收录。曾荣获汉滨区优质课展评一等奖、安康市第二届优质课一等奖、陕西省青年教师优秀展评二等奖,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二级教练员,安康市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陕西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在中国教研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的第一届全国教师优质课评比大赛荣获三等奖。积极参与《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由安康市教研室王能举负责的子课题《高中数学课型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参与《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周欲厚名师工作室《中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撰写,已结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