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定位

原标题: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定位

导读:

  “体能”是指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动作技能等不同维度表现出来的身体状态。身体健康主要是指有没有疾病和运动损伤等医学指标的身体状况,是其身体能力(体...

  “体能”是指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运动素质及动作技能等不同维度表现出来的身体状态。身体健康主要是指有没有疾病和运动损伤等医学指标的身体状况,是其身体能力(体能)的一般表现;身体形态主要是指身高、体重、骨骼肌维度、身体成分以及骨密度等指标,是其生理机能的物质基础;生理机能主要是指心、肺功能和能量代谢功能指标,是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是运动素质的生理基础;运动素质主要是指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以及柔韧、协调、灵活等复合运动素质以及身体一般做功和专项做功能力等指标,是运动员体能的外在表现;动作技能主要是指关节的灵活性及其稳定性、动作对称性、运动姿态、动力链、专项技术的分解动作及环节用力结构与顺序等,这些是其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表现的载体和有效性的基础。 “体能训练”是指以提高运动表现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防护健康、塑造形态、发展机能、提高素质、学习技能并衔接专项的训练过程。——《实用体能训练指南》王卫星、韩春远主编。

  “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竞技能力构成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① 身体形态、② 身体功能、③ 健康水平、④ 运动素质)(《体育科学词典2000》,高等教育出版社p265):体能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由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 韧性等基本的身体素质和人体的走、跑、跳跃、投掷、攀 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基本活动能力组成。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词典1984》《运动训练学》(2000 和 2012):

  《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体能”是指运动员实现身体运动行为的前提条件,其特征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素质。基本运动素质主要由力量、速度、耐力、协调四种基本能力组成。它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形态特点和机能状态。(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P6)

  “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 在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其大小是由机体形态结构、系统器官的机能水平、能量物质贮备及基础代谢水平等条件决定的。运动素质是体能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 在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 。《运动员体能结构与分类体系的研究》袁运平等,《首都体院学报》2003.6 第15卷,第二期

  “体能”应从广义的整体性和狭义的专项性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体能概念,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为适应不同运动形式的需要所储存的身体能力要素,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表现,具体包括身体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及动作技能(动作模式)等多个方面,其中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均受运动员健康水平的影响;狭义的体能即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完成高水平竞技所需要的专项力量体系及其相关素质的综合,具体表现在专项力量的提升、专项形态的塑造、专项能量的储备、专项协调的整合及相关素质的发展等方面。《运动员体能概念之辨析》韩春远等,中国学校体育2014年6月,第1卷 第6期。

  如机能说,“体能”是运动员完成运动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含义是指与运动员基本身体机能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血液、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国内运动医学领域专家谢敏豪等认为)】 ;能量说,Hartmann(德国,1995)认为,运动员体能是对运动中能量的供给、转移及利用的整合能力。刘爱杰.《 耐力性竞速项目专项运动素质的整合》[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1 [ 7 ]。体适能说等等,不再悉数 。

  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积极的生命文化特征。我们把上文中罗列的国内“体能”概念,与体系化的美国的体能训练认识相比。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一般文献中所称的“体能概念”仍然属于对体能训练问题的狭义理解,范围局限,多数国内文献的各类说法无本质差异且仅限于体育领域,对运动健康与职业体能训练尚未形成认识,或未予以表述,表现出对美国体能训练概念体系及背景明显了解不足。而在体能训练方面,国外在体能训练要素的专业化方面,出版有大量的书籍与文章,如力量训练、功能训练、耐力训练、SAQ训练等等,国内在此方面也有很多的应用,但限于“目前业内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体能训练就是练体力;(2)体能训练就是练耐力;(3)体能训练就是身体素质训练”。李春雷,《中国体育教练员》2010年第三期 P25)等。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体能训练,以运动健康为主线,从维护运动参与人员生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健康的前提下围绕个性化的职业或竞技能力表现,去充分训练与发展运动员的身体能力,美国的体能训练认识,表达出了对运动员生命的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人类学意义,并且也更深刻地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人类生命发展的宗旨与思想。当然,它比一般意义上的体能训练认识,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体系化的体能训练认识,不仅限制与去除了“功利”造成的急功好利,也保障了运动人群的生命权利与更加符合运动发展的生物规律,而由此对体能训练的理解,也就进入生命文化的范畴,对人类的运动活动都有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3)运动(竞技训练)中的健康、损伤预防与康复与用于参赛准备的体能训练,构成美国体能训练设计的核心。

  (5)根据逻辑学分析,竞技表现能力与体能概念具有清楚的属种关系,体能是竞技表现能力训练的下位概念。体能训练不是也不能不能替代竞技表现能力训练。

  (7)功能与机能解剖、运动生物力学、神经科学与运动生理学、认知心理学、系统生物学、竞技训练学、运动相关的临床医学基础等,是体能训练必需的基础知识。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训练理论体系背景的问题,目前有关体能训练,可以有传统“体能训练”概念与美国的“体能训练”概念之分,两者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别。发展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正确定义“体能训练”的概念,尤其,根据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认识进展,从机制原理上去了解与重新定义“体能训练”的概念,无论对竞技训练或者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生命是复杂系统构成的,生命的最基本要求是与生存环境的协调,体能从本质上说,就是机体与特定环境关联的生命系统活动能力,比如航空航天、体育竞技等等,不同的环境要求形成对体能的不同系统要求,所以,环境需要的生命系统活动能力就是体能,这些活动在机体内表达为相关的系统网络、细胞环境的稳态调整与细胞能量代谢与转录的自组织运动,在外则表达为机体的各种运动活动形式,包括力量、速度、灵活性、耐力、灵敏、爆发力、柔韧性、快速反应等等。在运动或体育竞技中,体能通过身体负荷产生对机体的系统影响,引起机体内外的系统调适变化,综合表达为诸如:功能性能力,如高原的抗缺氧的能力、剧烈运动需要代谢环境控制与能量支持能力,机体运动需要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快速反应等等,所有这些内外变化都在体能训练的概念范畴,本质都是系统生命活动。目前,对体能外在负荷的训练形式研究较多,对体能内在能力训练的手段与控制方法研究较少,这在竞技大项及长距离竞赛项目中表现最为突出,这也是体能训练的关键点和难点,是我们在体能训练中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方面,我们知道所有的生命活动中,呼吸离不开循环,力量离不开能量与脑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的控制,形态与机能相关,结构与功能相连,环环相扣、因素耦联,状态模式专控,生命活动系统化,这就是体能的内在概念与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则指有目的安排的针对生命活动系统的运动负荷训练经验控制过程,体能训练依据训练负荷的时域标准,在脑的控制下自组织进行。 有目的、有标准的针对机体运动能力提高或者竞技能力因素改善的训练活动,就是体能训练。

  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任何一个训练负荷对人体来说,引起的都是整个身体系统的整体反应,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在运动中,为了克服人体的重量与惯性,力量与力量的最大功率表现能力,构成了竞技表现能力因素中最具主导性的生物因素,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正是依据的这样的道理,强调体能训练是的以力量为核心的各类型运动相关因素的系统重调,所以,体能训练本质上还是根据人体的物理特性,以力量水平训练为主导的系统再调适问题,以多种形式分别表述为爆发性力量训练、持续性耐力力量训练、灵活性力量训练,功能性力量训练、整体性的力量强化训练、多维动力链力量稳定性训练等等,无论哪种训练形式,其生物本质都是一样的,基于训练目的,体能训练目标设计的精准化与训练过程的生物控制的标准化,对于达到训练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体能也是生物的专有运动行为状态,基础于系统网络对环境经验(训练负荷)过程的自组织,依目的要求不同而进行训练定位与经验自组织。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