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六大动作助力网球体能训练
导读:
笔者将从项目动作模式、训练动作特点等角度去分析每个动作训练细节背后的原理,希望在体能训练方面能够给此时看文章的你带来新的思考。 对于网球项目动作而言,运动中有大量的移动、...
笔者将从项目动作模式、训练动作特点等角度去分析每个动作训练细节背后的原理,希望在体能训练方面能够给此时看文章的你带来新的思考。
对于网球项目动作而言,运动中有大量的移动、侧身、跨步、旋转等动作,与网球相关的动作模式主要有
等(前面两期有讲过关于肩和核心的训练,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链接),而在整个视频中,莎拉波娃的功能训练的阶段是动作模式中的力量与速度,分析再细一点的话:针对以下肢力量为主,核心训练为辅的正手击球的体能训练。
①(因为硬拉“膝关节屈曲微小的髋关节深度运动”,而深蹲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深度运动”)该动作主要是发展下肢双侧力量为主的全身性练习,它充分刺激了后侧链的肌肉,对于网球运动员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动作。菱形架的独特设计会比常规硬拉更加安全,钻石形状的菱形架可以让运动员站在里面,只需要提着负重站起来就可以了,它不同于传统硬拉,可以避免背部压力过大,因为运动员可以向后坐而不会向前倾,菱形架不需要像杠铃那样,始终离地面很近,从而消除了传统硬拉的许多潜在危害。
1、动作描述:站在菱形架中间,双脚与髋同宽,下蹲准备,同时上身保持直立姿势,双手抓住两边的菱形架杆,抬头挺胸收紧肩胛骨,以髋主导发力将菱形架提起来,稳定下落,依次反复进行。
2、注意事项:在整个动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脊柱的伸展与核心的稳定;呼吸配合动作的节奏进行,合理利用憋气;若出现膝内扣情况,可选择用弹力环来进行辅助练习。
该动作主要以核心、臀肌力量练习为主。视频中,莎拉波娃左侧脚后跟支撑在药球上方,激活了同侧臀肌;右腿抬起来时,为了不让对侧髋下坠,教练去调整骨盆的高度,其可以更好的训练到髋关节旋转肌、多裂肌与腹斜肌等,稳定了腰椎与骨盆,维持骨盆与核心的稳定,同时训练了单侧的臀肌。
1、动作描述:仰卧于垫子上方,将臀桥的四点支撑变为三点支撑,抬起一侧腿并伸直向上抬起,训练时同侧脚勾起脚尖,将臀部向上顶起。
2、注意事项: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骨盆固定在一个平面上,膝关节与脚尖尽量呈一条直线,避免膝内扣的现象出现。
②(爆发力训练)该动作是在有一定腿部力量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训练,它属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第1个阶段的训练,培养良好稳定性的落地能力,并引入跳跃的弹性成分,主要以发展向心力量为主。
1、动作描述:双脚与肩同宽(or略比肩宽),脚尖向外旋,下蹲时膝盖与脚尖同方向,同时双手向后呈预摆姿势,利用髋部发力与手同时摆动将身体从跳箱下向上跳起。
(上期有专门讲过关于网球核心的功能性训练,可转链接)由于力来自不同的角度,核心肌群必须通过抗拒旋转,维持稳定。该动作主要是为在网球击球过程中or发球过程中建立更加稳定的身体基础而设计的训练,同时,核心的训练对患有下背部疼痛的运动员也有很大的帮助。
1、动作描述:四足位于垫子上方,同时保持肩-手垂直、髋-膝垂直及整个脊柱的中立位;膝盖微微离地,一侧手抬离地面去触摸对侧的肩,动作反复交替进行。
该动作主要以发展后侧链和增加稳定性为主。而网球运动中的很多侧身、救球时的动作几乎都是单腿支撑稳定的动作。单腿力量非常特殊,它不能通过双腿练习来培养,而在单腿站姿与双腿站姿中,髋关节稳定肌的动作是不同的,单腿练习迫使臀中肌、内收肌和腰方肌作为非常关键的稳定肌在工作,而这是网球运动中下肢训练的关键所在。
1、动作描述:单腿站立,支撑脚对侧握住壶铃;屈髋向下,同时向后抬起自由腿,腿抬起后要与躯干呈一条直线;随着身体的前倾将壶铃刚好放在支撑脚内侧的地面上;通过后腿的延伸,想着尽可能地拉长身体,后脚跟的脚尖回勾向胫骨,脚跟向后蹬,想象能够蹬到后面的墙上。
2、注意事项:练习过程中保持骨盆稳定,脊柱伸展;若出现膝内扣情况,尝试将腿伸向支撑脚的外侧(这种旋转动作可以让骨盆顶着股骨旋转,能拉伸到臀肌),也可以用弹力带进行辅助练习,呼吸配合节奏进行。
该动作主要以发展核心能量传递为主。在网球中的正手击球,髋主要产力,核心传力,胸椎放大角速度,肩放大线速度,通过球拍将整球很好的击打出去。
所以在整个功能训练过程中,骨盆固定姿态尤为重要,它是高效发力和传递的重要因素,其涉及一个自由侧骨盆的轻微抬高和内部的旋转姿态,该姿态将大部分躯干、大腿肌肉和处在骨盆最佳长度-张力范围的站立侧串联起来,使得能量可以最高效地从地面通过躯干传递到上肢;其次,便是胸椎的灵活性,若胸椎灵活性受限,则从上至下肩会出现损伤,腰会出现代偿,核心功能会出现紊乱,最终就会引起整个运动表现的变化。因此,针对于刚接触网球or即将从事网球训练的你而言,在运动前一定要进行关节功能筛查进行风险的评估(不清楚的朋友可戳链接
1、动作描述:将拉力器调到与核心齐高的范围内,双脚与肩同宽,屈髋准备,同时双手将拉力器至胸前呈预摆的姿势,蹬地,转髋发力,动作还原,依次反复进行。
完整的体能训练是根据GSSC体系WAPSFCRC完成的),以上的思路只是笔者现阶段所学知识及现有视频的一个总结和浅析,而实际情况得根据运动队、运动员or自身特点去做相关的计划制定与调整。希望能给此时读到文章结尾的你有新的启发。
[1](美)Michael Boyle,张丹玥,王雄(译).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9:94.
[2](美)Michael Boyle,张丹玥,王雄(译).体育运动中的功能性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9:1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