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导读:
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 金弘扬(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摘要:运动员体能具体包含 3 个要素,分别是...
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 金弘扬(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摘要:运动员体能具体包含 3 个要素,分别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 和运动素质。身体形态指机体内外部的形
当前体能训练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 金弘扬(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摘要:运动员体能具体包含 3 个要素,分别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 和运动素质。身体形态指机体内外部的形态;身体技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的功能; 运动素质是指机体在活动时表现出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即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和柔韧等。要素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 【年(卷),期】2018(000)022 【总页数】2 【关键词】运动员 体能 身体机能 1、体能训练的理论意义 1.1、体能训练的发展概况 在《体能训练概论》中指出: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它 是人体机能在肌肉活动中的表现主要包括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搬 运、攀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协调、平衡)和运动 能力。运动员体能的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发展情况决 定的。而《运动训练学》指出体能训练则是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不同项目的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都力求运用各种有效地训练手段和方法,改造运动员 的身体形态提高有机体的技能水平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素质,体能训练的重要 意义在于:(1)良好的体能是技、战术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2)良好的 体能是运动员承受高负荷训练和大强度比赛的基础;(3)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 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4)良好的体能训练有助于保 持比赛状态及预防伤病。杨世勇等编著的《体能训练学》一书中给体能定义为, 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 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由此可见体能 训练在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地位以及受重视程度。 2、体能训练阶段 2.1、国内体能训练的第一阶段 体能发展的现状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国内体能训练发展的良好形势,不能割裂与 国外优秀体能训练理念的比较与研究,那么国内的体能训从 20 世纪 90 年代后, 国内各支运动队开始逐渐重视体能训练,从认识层面上到目前为止主要分为两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自发阶段,这阶段国内很多高水平运动队意识到体能训 练的欠缺,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存在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甚 至是完全错误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足球队聘用田径中长跑教练员作为体 能教练,结果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比赛能力却大幅度下降,这是 由于耐力只是足球项目的基础能力,真正比赛所需要的速度、爆发力、灵敏性 等核心体能要素不仅没有得到提高,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所致。还有一 些运动队直接聘用举重教练或者田径教练作为体能教练,效果也往往并不尽如 人意。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已经对我国体能训练所存在的 问题有所意识,部分学者从美国、德国、俄罗斯带回新的理念和方法,如陈小 平通过在德国科隆体院的留学为国内带回竞技运动训练的全新理念,其中就包 括对体能训练的全新认识;刘爱杰等学者积极推动核心训练理念,并开始在部 分运动队进行初步应用。由于这个阶段从事系统体能训练的学者还较少,还没 有形成更广泛的影响,但对后期体能训练的全面认识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2、国内体能训练的第二阶段 国内体能训练逐渐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为全面认识阶段,主要得益于国家体 育总局从组织层面开始推动体能训练研究的发展,并不断派出高水平教练员和 科研人员到美国直接进行体能训练的学习。200 年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 组织第一批 20 多人的“国家级教练员赴美体能训练培训班”,到美国体能协 会、马里兰大学等地进行为期 21 天的学习,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全面接触美国 的体能训练。此时,以王卫星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开始把美国最新的体能训练体 系引入国内,在部分运动队实践后得到教练员的充分认可。随后,每年总局都 会派出一至两批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到美国去学习,为国内培养了一批从事体能 训练研究的学者,把全新的科学体能训练理念引入各支国家队。 3、体能训练方法 3.1、肌群功能性训练 体能发展的趋势在于一、积极的提高体能,运动员的多数慢性劳损和急性伤多 与体能下降有关,如很多伤病一般出现在接近训练结束的时候,这与体能消耗 及精神注意力下降有关。另外,一旦某一环节能力下降,往往会引起别的环节 代偿性的动作,使得动作变形。例如,排球运动员无力的膝关节在拦网跳落地 时往往会减少膝关节的屈膝缓冲动作而使膝关节的冲撞力加重,同时,为减轻 膝关节落地时的负担往往会用髋和腰来代偿而造成新的劳损。国外的康复体能 训练中比较注重薄弱环节的康复训练,加强肌力并使关节前后肌力尽可能的平 衡。体能训练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 防伤病。这需要体能教练能够找出机体功能运动或身体检查中的动力链薄弱环 节,随后,重要的是,要求体能教练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薄弱部位的能 力。例如,伸膝能力下降通常表现为股内侧肌弱于股外侧肌,为矫正股四头肌 中内侧肌力的不平衡,可以要求运动员在下蹲练习时两膝间夹球进行,以此增 强股内侧肌的力量。 3.2、选用避免加重伤痛的练习方法 运动员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伤病,在体能训练中如何避免 加重原有的伤痛是一个体能训练中的难题。一名患有膑骨软骨病的运动员要发 展股四头肌的力量时,选用开放性的动作(如,负重踢腿)可能会比闭合性的动 作(如,负重下蹲)要痛。体能教练必须要根据运动员的伤痛而选用尽可能不痛 或少痛的动作来练习。具体实例中,髌骨痛的运动员的病因常是由于股内、外 侧肌力不平衡导致髌骨运动轨迹侧移,伸膝等练习方法往往将加重这种异常髌 骨运动而增加痛楚。体能教练此时应当选择足固定位的闭链练习方式,运动员 踝关节应处于微外翻位以缓解髌骨轨迹异常引起的疼痛,另外,膝关节与脚趾 应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以避免大多数运动员常出现的膝内扣现象。 3.3、首选功能性的练习 体能训练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