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高中孩子的“心病”你真的了解吗?

原标题:高中孩子的“心病”你真的了解吗?

导读:

  高中三年,是孩子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既拥有青春期极其敏感的特点,又面临备考期学业紧张的压力。而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而学业...

  高中三年,是孩子的特殊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既拥有青春期极其敏感的特点,又面临备考期学业紧张的压力。而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而学业上想帮又帮不上忙。“现在说什么他也不听,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有家长困惑,难道孩子上了高中就真的管不了了吗?

  日前,市教育局举办2019年佛山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能力大赛,多个在赛事上呈现的现实案例也集中反映了高中生的“心病”。专家提醒家长,一方面,高中阶段孩子虽然接近成年,但学习压力大,身心发育尚不成熟,都会令他们遇到很多困惑,家长千万不能管不了就“撒手”了之。另一方面,当代的高中生有着与父母、祖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如果不能从本质上把握,学做新时代智慧型家长,家庭教育很难“踩”在点子上。

  “早恋是不好的。”这样的思想,在男孩李明(化名)的心里根深蒂固。可就在他升入高一后,却情不自禁地喜欢上班里的一名女生。每天行走在情感的冲突中,压抑过久的李明终于爆发了……

  因为父母工作忙,从小李明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小学四年级时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忙碌的父母依旧没时间照顾关心他,再加上长期不在一起生活,李明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始终有些陌生。不过,工作繁忙的父母却对李明非常严格。自打上初中后,他们便一再地告诫李明:“上学期间,一定不能早恋。作为学生,一定要先学业,后事业,再恋爱……”李明也一直很听话,学习十分用功。

  然而就在升入高一后,李明忽然喜欢上班级的一名女生,随即展开了追求,很快,两人就在一起了。刚开始,两人如胶似漆,可时间久了矛盾越来越多。每每想到此,李明就会感到很焦虑,觉得自己怎么做都不对,害怕失去这段恋情。

  一天放学,李明试探着与父亲说起了情感的问题。“爸,我最近喜欢上一名女生……”然而还没等他说完,父亲就打断了他。“早恋会影响学习,你一定要把精力都放在学业上。”不久,妈妈也从爸爸口中获悉李明恋爱了,激动的她指着李明就批:“你就是不想读书了吧,你这个废物。”母亲的话如五雷轰顶,一下子关上了李明的心门。

  从此,李明将纠结的情绪压抑在心中,不再向任何人敞开,与父母的距离也越来越疏远,总爱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成绩也一落千丈,甚至也不想上学了。

  两年前,15岁的敏敏(化名)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我市一所高中的重点班。初中时,敏敏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然而上了高中以后,高手如云,敏敏在班上表现平平,即使很努力,成绩也始终上不去,这让敏敏感觉非常自卑。

  高一下学期,敏敏发现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晚上还经常失眠,或者凌晨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后来,在又一场考试中,敏敏的成绩再次垫底,回在家里,看着优秀的弟弟受到父母的赞扬,敏敏更觉得自己糟糕透了,每天郁郁寡欢,甚至连以前喜欢的游泳、画画都提不起兴趣。“我很没用,我让爸爸妈妈失望了。”

  无助的敏敏找到了心理老师寻求帮助。在经过初步评估后,心理老师发现敏敏可能存在抑郁倾向,连忙联系上其父母,建议带孩子前往医院诊断治疗。然而,敏敏父母的回复却让人十分意外。“我孩子没病,她只是喜欢钻牛角尖,一时想不开而已,我多开导开导就好了。”接到老师的电话,敏敏的父母并不在意,甚至觉得有些丢人。

  后来,在老师多次沟通、劝说后,敏敏的父母终于带她前往医院诊断,发现其患上“中度抑郁及中度焦虑”,需要按时吃药并配合心理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敏敏的父母因担心药物副作用,并没有一直坚持服药复诊。升入高三后,随着学业压力接踵而来,敏敏的情况出现恶化。“我感觉支持不住了!”一次考试后,无助的敏敏向父母哭述道。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能找到自信,其他游戏玩家都甘拜下风,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某高中高二学生斌斌(化名)一说到网络游戏,就眉飞色舞、神采奕奕。

  今年正在上高二的斌斌,已有4年的网龄,在许多网络游戏里都是红人。“一边看别人比赛的打法、思维方式,一边思考自己比赛失败的地方,然后在赛季结束时将自己的积分段位打到了更高级别,再拿这成绩在朋友中炫耀,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斌斌认为,喜欢游戏的自己,电子竞技才是未来发展方向。

  斌斌曾试探性地跟父母说,想放弃学业去做职业电竞选手,但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马上高三了,玩游戏能玩得出来个啥名堂来。”但斌斌认为,自己做过很多功课,知道这些年职业选手的生存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电竞已经是一份正经的工作。“因为他们对电竞不了解,还有些偏见,我也懒得跟他们说了。”

  不过,由于游戏占据了大部分精力,斌斌的成绩日益下降,变得越来越不想上学。对此,妈妈刘女士十分焦虑,“我越是反对儿子玩游戏,儿子就越是试图说服我,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

  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庞慧然认为,学生在心理发育阶段,有谈恋爱的想法很正常,而且随着时代发展,当代高中生已经改变了以往“谈性色变”,避而远之的态度。“在他们眼里,早恋并不是什么禁忌,但大多数中国家长仍然难以接受。他们之所以忌惮早恋,最主要就是怕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其实也不排除有相互促进学习的可能,家长应该多观察,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真实想法。”

  庞慧然分析,案例一的李明主动和家长谈起恋情,家长一味地责备基本断绝了与孩子沟通的渠道,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亲情是无法替代的,只要相互坦诚,就能好好解决问题,但如果对待早恋的方法发生偏差,就会让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所以,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要把早恋视为洪水猛兽,太过压制孩子,而是要通过正常、正确的谈心方式引导。”

  针对案例二,佛山市实验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刘伟伟分析,敏敏在高手如云的班级里不再拔尖,心理产生落差,这是普遍存在的高中新生适应问题,但如果孩子出现躯体不适,比如胃疼、头疼,但又找不到身体原因,以及注意力、反应力下降等情况时,家长就应该有所警惕,这些都是抑郁症的表现。“青春期孩子的激素水平不稳定,是抑郁症的高发群体,但很多家长对此并不了解,甚至觉得有心理问题很丢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刘伟伟表示。

  针对案例三,高明区职业技术学校专职心理教师刘良坤认为,随着近几年电子竞技的爆热,很多学生都想投身电竞行业,但家长对电竞行业缺乏认知,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反对。因此,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对游戏的功利化态度。“如今青少年的虚拟社交和真实社交已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孩子会把网络游戏作为跟同伴沟通的语言,通过游戏产生话题、交朋友,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刘良坤坦言,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把游戏当成学习的敌人,甚至把学习成绩当作允许孩子玩游戏的筹码,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以上三个案例,可以说是当代高中生中比较典型的例子,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出自家长身上。”全国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学生校外实践导师、佛山三中心理教师刘娟认为,青少年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来自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但在应对这些问题时,只关注学生本人并不足以改善其心灵成长环境,更应将视角延伸到其家庭。

  刘娟解释,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高中生已经跟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如今多是少子女家庭,孩子承载着家庭诸多大人的全部关注和情感给予,无处不在的焦虑感和空前的学业压力,使得孩子的竞争感被培养得很强,但竞争力却未必很强。另一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不仅适应力强,见多识广,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能力也相应提高,但在多元价值、虚拟社交的冲击下,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此外,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相比老一辈更关注生存需求,如今的高中生个性化需求更高。

  “我们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时,有一半时间是在给家长做心理健康教育。”在刘伟伟看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会遇到很多困惑,更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引导。但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高中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普遍更快,因此家长必须跟着孩子一起学习,学做智慧型家长,这样才能尽可能深入地了

  那么,该如何成为新时代智慧型家长呢?刘娟建议,在高中阶段,父母与孩子交流时需要有载体,不能泛泛而言,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尤其要注意建立更多的情感连接与亲子沟通。“例如,家长要有现代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的教育方法,话题不要总是围绕学习,应有深层次或开拓性话题;其次,还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平等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

  刘伟伟则建议,高中阶段,家长还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做到及时疏导。例如,每周孩子回家后可以多问问“这周心情怎么样?”而不是“学习怎么样”,如果孩子不愿意表露情绪,可以先从孩子愿意谈的问题入手,再慢慢引入情绪问题;当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时,家长首先要倾听和接纳,多表示理解而不是去评价;最后在孩子宣泄完情绪后,再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父母最忌讳说两句话,一句是‘你要是拿出玩的劲头学习就好了’,一句是‘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别的都不用管’。”刘良坤认为,如果与孩子的爱好出现了矛盾,父母可以尝试主动学习新事物,并从中寻找突破口。例如针对案例三,如今不少高校都相继设立了与电子竞技相关的专业,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好好学习,到大学可以更好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电竞知识。

  “不过,一旦发现孩子可能真的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要尽量去正规医院的心理专科咨询。”刘娟提醒,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未能及时就医,或遇到资质不够的心理咨询机构,导致康复和治疗的难度加大,青少年群体的成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