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原标题:小学生人际交往技巧

导读: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善于与人交往和协调人际关系,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小学时期就注意培养自己掌握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现在的学习和将来更好地适应  人际关...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善于与人交往和协调人际关系,已成为事业成功的必要前提。小学时期就注意培养自己掌握一些协调人际关系的技巧,对于现在的学习和将来更好地适应

  人际关系心理成熟标准小学生不但生理上还不成熟,心理上也不成熟,而且小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发展也不同步。

  而有的却象大人那样,善于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但就多数小学生来说,总的情况还是处于心理上不成熟,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显得幼稚、无知的为多。怎样衡量小学生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心理成熟的程度呢

  行为举止文雅吗?自己爱和认识的老师、长辈主动打招呼吗?在家里遇到来访者能彬彬有礼地接待吗?与人交谈时能做到言谈举止稳重且不说脏线.待人真诚、坦率吗?能做到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吗?是不是不愿说假话

  是不是感到心里藏不住话,有意见偏要说出来不可?3.信任他人吗?是不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多数?是否相信“人心叵测”,“人言可畏

  ”?一般来说,人在没有感情用事(心平气和)的情况下,总是有良心的,你相信吗?4.能宽容他人的过失吗?是否相信他人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总是有他的原因?是否相信“人

  非圣贤,孰能无过”?是否认为和自己作对的人或有过失的人,只要认真改过,就应“既往不咎”?5.能助人为乐吗?帮助他人后感到一种愉悦吗?能事事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从他人角度

  看问题吗?还是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尔虞我诈”,和他人交往就是为了利用他人?6.能折衷温和地处理冲突吗?能够在看到他人的缺点时也不忽视他人的优点吗?还是看待他

  人时一好百好,一坏百坏?在遇到争执或冲突时,能做到“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能看到好事情有坏的一面,坏事情有好的一面吗?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吗?还是思想上片面化,爱走极端?出现过因思想上走极端而引起行为上暴躁的情况吗?7.有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吗?感到怕与人交往吗?怕在公开场合露面或说话吗

  感到自己没有交往能力吗?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吗?8.有忍让精神吗?相信“小不忍则乱大谋”吗?相信忍让会赢得理解和融洽吗

  还是认为越忍让越容易受欺?总的来说,与他人交往时,恭谦文雅、坦率真诚、信任、宽容、助人、温和、自信、忍让,是社交老练的表现,心理成熟的表现;而粗俗、虚伪、猜疑、狭隘、自私、偏激、自卑、放纵等,是缺乏社会技巧的表现,是心理不成熟不健康的表现,意味着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对学习

  行为举止文雅,就是说待人接物要热情,讲究礼仪。有人认为衣冠楚楚,就是风度翩翩,忽视行为举止的检点,结果时髦的穿着、流行的发型和他的粗俗的语言、轻浮的行为形成了强烈反差,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给人留下一个“社会小混混”、不成熟、不可靠、不踏实的印象。坦诚待人待他人坦率真诚,才能换来他人的坦率真诚。真诚的交往可以避免许多猜疑和误会。信任他人信任是坦率真诚的前提,只有信任他人,才会坦率真诚与之交往。信任也是相互的,信任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信任。信任他人的最好体现就是思想上有意见就心平气和地找他当面谈一谈。宽容大度宽容别人,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烦恼。原谅别人,就消除了自己的埋怨情绪,人际关系就增加了一份协调。处处埋怨别人的人,一肚子怨气,就容易出言不逊,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乐于助人助人是合作的前提,是促进人际交往的动力。助人就是团结人,将来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相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就等于和别人绝交。

  温和中庸温和是防止人际关系恶化的最好预防针。一个人际交往老练的人,就是态度温和的人,遇事不慌,临危不乱,受挫不躁,不鲁莽,不偏激。忍让豁达

  俗话说:“吃得亏,打得堆”,忍让是为了友谊和团结,为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最终既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所谓“和气生财”,两和皆旺,两斗皆伤。忍让会引起对方得寸进尺吗?忍让会使人感到好欺负吗?的确,忍让也要讲技巧。自己忍让了,就要明确让对方知道你是有意忍让,让对方知道你的看法和立场,所谓“吃亏吃在明处”。以忍让为前提的批评和交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十分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自信自强自信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缺乏自信的人,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把表扬看成是“讥讽”,把善意的批评帮助看成是“整人”,其实是自卑感在做祟。要善于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应看到,有缺点的人总是有自己的长处的,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就不应有任何自卑。三.人际交往的训练方法

  心理学家想了不少方法,专门用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顺利解决人际交往的冲突或矛盾。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的一些训练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最好是4~6人为一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

  同时要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具有专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2.

  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评价;②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③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④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

  ⑤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也可以轮流组织,让每个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3.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大地发挥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效能,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并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每月让同学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带动全班同学向好组长、好组员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形成合力。为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在学习知识,认知社会的启蒙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但目前有不少小学生因不善交往和交往不善引发的问题已影响了他们中一部分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由此诱发的心理疾病和相互伤害已引起学校管理者和社会的关注。

  小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主要是指小学生在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自闭、逃避、自恋及难以协调与他人关系等心理和行为表现。这种不良心理往往会导致他们丧失自信,难以沟通,极强的自我意识和抵触他人。

  :李某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个学生表现为不愿与他人交往,喜欢独来独去,不合群,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不关注集体活动。

  (二)、自我否定型案例二:张某某,自入学懂事后,由于在学习、经济、家庭乃至相貌(患有侏儒症)方面感到不如人,有强烈的失落感,甚至有在人前抬不起头的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丧失自信心和进取精神。表现为忧郁,遇事小心翼翼,从不在人前大声喧哗,与他人交往少。

  案例三:崔某,不易与他人相处,但自我感觉良好。喜欢出头露面,招摇过市,在各种场合都希望自己是中心,对别人的反感缺乏敏感。

  :王某这个学生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一直是家庭、社会的宠儿,这一切造成她心理上的优越感,肯定自己,否定他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不能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权利欲和表现欲极强。喜欢围着老师转,经常用一些不良手段对待比自己强的同学 。

  以上四种类型的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的不协调较为突出,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学生属于不善交往。由于不善和不主动与他人交往,感到孤立,自我心理压力很大,生活态度不乐观,遇事总从坏处着想,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或过于自信,对同学和老师的话过于敏感,容易导致心理疾病。后两类学生属于交往不善,对他人的伤害要大于自己,易引起他人反感。

  针对小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和管理:首先在人际交往时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交流是双向的,没有交流就没有了解。开放自己,才能更有效地接近他人。第二,交往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要把双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即不能觉得低人一等,也不能高高在上。在交往中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别人要有诚心,平等互利的交往,才能持久。第三,交往是有选择的。要选择与自己能产生共鸣的人作为交往对象。第四,对交往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所以,小学生在进行交往中应学会主动适应、积极调整、端正心态、增强信心,不要将人际关系想象的多么复杂和可怕。

  德育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德育这块教育阵地,加强对小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和引导。具体到人际交往上,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欣赏他人、共同提高。对不善交往的学生,要创造沟通的机会,培养交往能力。对交往不善的学生,要善意指出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在教育中指导者应认识到学生交往中的问题是成长问题,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对于不善交往的学生,这种形式却不是很有效。针对这些学生情况,最好是利用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协调性的活动,为他们创造展示的机会,感受到自己在集体的位置,提高自信心。如在班级中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培养学生间的沟通、合作和自我表现能力及团队意识。这样既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有达到了协同合作、沟通交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妨多给这些不善交往的学生一些交往的机会和资本。

  要开展心理卫生教育,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普及,提高学生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建起了心理咨询中心,起到了疏导作用。但中心的作用因受学生认知和自身人员水平所限,没能充分发挥。故提高咨询人员的综合水平也是当务之急。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承担着为社会提供富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教育和教会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既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高,也有利于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