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如何培养语言能力

原标题:如何培养语言能力

导读:

  如何培养语言能力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谈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李云云 但丁说:“既然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 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

  如何培养语言能力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谈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李云云 但丁说:“既然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 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最好 的思想。”诚然,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学生作文是

  谈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李云云 但丁说:“既然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 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最好 的思想。”诚然,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学生作文是为了表达他们各自 的思想,当然离不开语言。一篇好的作文,要表达出好的思想,自然 需要好的语言。孔子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我们要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就得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成为“最 好的骑士”。 一、 语言积累训练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丰富他们的语言,让他们“像 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孙犁)。马雅可 夫斯基说:“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 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这“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从哪里来?既不 是学生天生就有,也不是他人(老师)特意塞给,而只能靠学生自己 的长期积累。问题在于缺乏必要的积累语言的训练,学生的语言储量 只是缓慢地自然增长,根本无法满足提高写作水平的需要。没有丰富 的语言矿藏,就不能提炼出语言之“镭”。因此,教师的迫切任务在于 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教给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使他们迅速建 好语言仓库,并养成善于积累语言的习惯,最终拥有“几千吨语言的 矿藏”。那么怎样积累语言呢?不能靠死记硬背,要以趣味性激发积 累的兴趣,以科学性加快积累的速度,以操作性教授积累的方法,让 学生在谈笑间语汇量与日俱增。积累法之一:词句拉练法。此法以某 字为核,拉出一连串词语、成语、俚语、俗语、歇后语、格言、警句、 名言等,以求丰富语言。如:以“中”字为核,可以拉出一批“中肯”、 “中圈套”、“适中”、“中流砥柱”、“秀外慧中”、“管中窥豹”、“如日中 天”(“中”的位置不一,可作“拉练”的系列)之类词语或成语,还可 以拉出“中午睡一觉,赛过活神仙”、“要知心腹事,但听口中言”、“中 秋夜里打灯笼——多此一举”等俚语、俗语和歇后语,至于包含“中” 字的格言、警句、名言,限于篇幅恕不再列举;积累法之二:词语接 龙法。此法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勾连词语,如:望文生义—义正词严— 严阵以待—待人接物—物以类聚—聚精会神—神出鬼没—没齿不忘 —忘乎所以—以怨报德—德高望重……此法可以求齐整(难度稍大), 一律四个字或三个字或两个字,也允许参差不齐,不限字数;积累法 之三:成语对偶法。此法运用对偶的方法让同类成语结成对子,如: 超群绝伦—出类拔萃、生死与共—休戚相关、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以上同义成对);屈指 可数—罄竹难书、兴师动众—偃旗息鼓、山穷水尽—柳暗花明、流芳 百世—遗臭万年、吞吞吐吐—洋洋洒洒(以上反义成对)。由于运用 对偶法的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因而对仗不必要求太严整,基本成对即 可。此法亦可用来积累非成语类词语;积累法之四:名句填充法。此 法把名句(包括成语、歇后语、格言警句以及诗词文的名句)设计成 填充题,通过练习达到记住名句积累语言的目的。如:(1)宁为玉 碎, 。(2)水至清则无鱼, 。(3)书山有路勤 为径, 。(4) ,达则兼善天下。(5) , 吾将上下而求索。(6) ,小人之交甘若醴;积累法之五: 归类卡片法。此法让学生制作卡片,在广泛阅读的同时注意收集词汇, 并予以归类,如:动作描写卡、肖像描写卡、心理描写卡、景物描写 卡等;积累法之六:片段背诵法。此法要求精选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背 诵默写,以丰富写作语言,从而获得写作的样板。在背诵过程中要特 别留意其中精华词句,不可囫囵吞枣。至于精短文章、诗、词等,则 不妨让学生全篇记诵。 积累语言的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 结积累。曾经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 下苦功不可。”积累语言当然也要下苦功。怎样才能变苦为乐,使学 生愿意下功夫去积累语言?道路只有一条,即精心设计积累语言训练 的活动,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譬如: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谁 的词语丰富;进行成语配对擂台赛,看谁对得又好又快;举办精彩片 段朗诵会,看谁选得精诵得好;还可以办手抄报、墙报,既交流积累 语言的成果,又提高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上面是说从书本积累语言, 还有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从生活积累语言。说:“要向人民群 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孙犁也说:“我们日常生活里的语言,是很丰富的,是写作时取之不 尽的源泉。”普希金还说:“去倾听农民的语言吧,……从它里面,你 们可以学会许多在杂志上找不到的东西。”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吸收生 活中鲜活的语言,但要指导他们去粗取精积累语言;同时还须告诫他 们不要用方言写作,以免破坏语言的规范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写作要从积累语言做起。我们要鼓励并帮助学生努力积累语 言,增强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从而打好写作的基础;否则,学生的 语言功力不足,想提高作文水平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难以奏效。 二、 语言达标训练 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要求是“通顺”,即规范、准确、连贯能够做 到这三点,才算语言通顺,也就实现了语言达标。语言是社会现象, 和其它社会现象一样具备规范性。学生作文用语不规范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有的学生对词语不甚了解,使用时自以为是想当然任意拼凑, 结果生造词语失去规范;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学好普通话,乱用方言写 作,造成语言不规范;有的学生受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随便改动成 语或生搬外来语,也谈不上规范;有的学生造句违反语法法则,自然 也不能够做到规范。这些不规范现象可以通过纠正词语、修改病句的 训练逐步消灭。教师务必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并以 此作为自己遣词造句的前车之鉴。用语不规范的另一种表现是错别字。 消灭错别字是作文语言规范化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教师同样可以选 择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让学生辨认改正,通过练习来减少作文的错别字。 用语规范化训练,更加重要的途径是,在习作上修改病句、订正词语 和改正错别字。方法一,教师及时抽取用语不规范的典型习作,指导 学生进行修改,使之明白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做到语言规范。方 法二,让学生互改作文中的不规范语言。如果说让学生做修改病句、 订正词语和改正错别字的练习,是侧重使之获得理性的认识,那么修 改习作中的不规范语言则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两者相辅相成很见 成效。语言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所谓准确,要求语言表达恰如其分, 能切合原意。如果违反了这一要求,就是辞不达意。 上面围绕作文语言训练谈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意在引起大家对 作文语言训练的重视和兴趣。最后要强调的是,作文语言训练不宜搞 一刀切。语言积累训练和语言达标训练要面对全体,从实际出发。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