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旋转360度——“女飞”体能训练揭秘

原标题:旋转360度——“女飞”体能训练揭秘

导读:

  24号下午,四川广汉刮起了僵手的寒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上空,几只飞行学员驾驶的“银鹰”,呼啸着掠空而去,在苍穹上划出几道流畅的线条……  “跨步,用力,向前走……”飞行学院...

  24号下午,四川广汉刮起了僵手的寒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上空,几只飞行学员驾驶的“银鹰”,呼啸着掠空而去,在苍穹上划出几道流畅的线条……

  “跨步,用力,向前走……”飞行学院器械训练场上铺着一层柔软的红地毯,体育部主任向渝正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口令。他面前的这5个跃跃欲试的高个子女孩,就是首批招收的民航“女飞”。

  对于飞行员来说,身体锻炼尤其重要。每周,“女飞”都有4个学时的体育课,除了超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外,还有为适应高空飞行而设置的专业器械训练。

  同为重庆人的向渝见到本报记者,很有风度地对女生们拍了拍手,“姑娘们,拿出绝活,给我家乡的媒体表演一下。”

  绵阳女孩刘晓琳熟练地钻进金属的活动滑轮,双手紧抓把手,双脚一蹬,滑轮向前沿直线滚动,而且速度均匀,转过半周后,晓琳单腿向前跨步,用蹬力为滑轮助力。在她的协调控制下,这个直径2米多的“大家伙”,活像一个听话的小玩具。

  向渝转过头,向记者赞许说:“怎么样?这些女孩子训练很刻苦,动作做得比许多男学员都好。”作为首支民航“女飞”的专业体能训练教练,向渝脸上挂着骄傲。

  他告诉记者,活动滚轮可以很好的训练学员身体的灵敏协调性,眼和手的配合能力以及均匀分配注意力。而训练场周边伫立的十几个硕大的圆形固定滚轮与活动滚轮的最大区别是,身体固定在上面的时候,实行的是侧翻,不能在地面移动,但能很好的锻炼平衡技能。

  此外,还有一种专业训练器械叫旋梯,由两米多高的铁架悬挂在半空,铁架下铺着地毯,保护学员。它可以通过旋转大强度刺激前庭内耳器官,防止晕机。

  “女飞”张漫绿和其他两个女孩登上旋梯,三人一起用力,旋梯沿铁架中轴,成360度大旋转。女孩们也如同凌空的小燕,飞起来了……

  刘:上文化课的时候,男生和女生是同一个课堂。体育课我们就是分开的,成为两个班。比如,大一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就感到男生的臂力明显好得多,基本上一爬上固定滑轮就可以自如的旋转,而我们是经过一个学期训练才可以。

  刘:有,但这也是动力,激励我们更发奋的训练。比如,我们没事的时候就举举哑铃,道立,或者做“推车”(让人抬起双腿,自己用双手撑地行走),以此增强手臂的力量。

  刘:当然。我们每月还要进行万米越野跑,教练开着车在后面追赶,我们就卖命的沿着公路奔跑在山路林间。第一次跑下来人都快累死了。

  刘:还好,大概因为是女生,而且从前也没有招收过“女飞”的缘故吧,对我们并不凶。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努力呀,要对得起教练!

  刘:飞行员本来就是个很特殊的职业,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的,如果不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砺,怎么能练就过硬的本事。

  刘:坐在驾驶室里的感觉肯定和坐在机舱里的感觉不一样,视野很开阔,平原农田像棋盘一样展现在你面前。看到地面原本很庞大的房子突然变成“小不点”,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刘:开了,教练坐在我旁边。我刚一摸到操作杆的时候,没找到感觉,用力过猛,飞机立即陡然上升,教练马上纠正方向,才恢复到正常角度。

  刘:其实,飞机是安全性能最高的交通工具。出事频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只是一旦出事后,比车祸的关注度高,因此才让人觉得很可怕,而我并不担心。

  身高1.67米的孙思是今年才考上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她也是首个考上民飞的重庆妹。记者见到她时,依然留着齐耳短发,衣着休闲,和离开重庆前没有什么变化,却多了几份男孩的洒脱。

  孙思说,来到这里很快就适应了军事化管理的生活,虽然女孩在飞行员这个群体里显得有些特别,但大家都相处得很愉快,和班里的男孩也打得火热,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担心。现在每周大多数文化课都和普通大学一样,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学英语,这对于航空飞行很重要,此外,还要学航空医学、航空安全等东西,偶尔也到模拟飞行实验室里找找感觉。

  记者在模拟飞行实验室里见到,一台计算机就能模拟一个逼真的驾驶舱,供学员们在学习理论阶段进行简单的实作练习。

  孙思坐在前,面前的显示屏显示出各种正在走动的驾驶仪表,并发出仪表信号以及逼真的发动机、电磁波的声音。

  在教练的指挥下,孙思推动驾驶盘,“飞机”开始启动、助跑、起飞,并根据显示屏上的视野以及仪表盘上显示的数据,调整方向、速度,熟悉操作流程。

  龚倩、刘晓琳、王淇、张漫绿、吴鸿艳,这5个花样年华的女孩从上万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从刚进校门的那一天起,她们就注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军事化严格管理的校园里,她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校园里的男生私底下管她们叫“F5青春组合”。

  每天早上,她们6点半起床,到户外锻炼,然后回寝室整理内务。7点20分,到“空勤食堂”用餐。因为对飞行员饮食营养的特殊要求,这个食堂配备了专门的营养师,搭配合理膳食。

  然而,当刘晓琳在知道民航招“女飞”后,连呼带跳地跑出教室,一路“狂奔”到宿舍给母亲打电话,请求“恩准”。

  这个从小就喜欢和男孩一块“打打杀杀”的“疯丫头”身体条件当然没有什么问题,身体素质好,反应灵敏,动作的协调性也不错。当年她以462分的好成绩被录取。

  当记者问及如此漂亮的刘晓琳,是否有过当空乘的想法时,“没有,总觉得空乘是在吃青春饭,在知识储备方面,空乘也不同于飞行员。”刘晓琳回答很干脆。

  吴鸿艳,5名女孩中个头儿最高的一个,到飞院之前,就是四川资中球溪高级中学篮球队的队员,言谈举止,透露着一股泼辣劲儿,颇具领导风范。

  这位农村出来的女孩子报考飞行员时顾虑更多的是经济因素。为承担3个孩子的学业和一个家庭的正常支出,父母不得不远走他乡打工来供养自己和两个妹妹。

  知道飞院要招女飞行员后,吴鸿艳没有多想,校长、班主任还有一些和自己要好的同学都说不应该错过这次机会,鼓励她应该去试试。

  也许是家庭的现状给了吴鸿艳一种更成熟、更豁达的性格,使她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善于组织,领导大家做好每一件事。她现在身兼数职:既是5名女孩里的小队长,还是班里的班长,同时还任学院学生会。

  喜好书法,酷爱游泳的张漫绿,没有女孩子惯有的娇柔,却多了男孩子的开朗、洒脱。毕业于四川自贡市蜀光中学的张漫绿在班里的成绩综合排名均在前10名,对自己高考上重点线,张漫绿有着相当强的自信。

  张漫绿对于2003年3月15日到飞院的第一次体检记忆犹新。第一次体检是母亲陪着来的,体能测试、心理测试、视觉、听觉、记忆能力……一项一项逐一测试,记得当时体检的考生很多,每过一关,都有人被刷下来。但是自己的心态很平和,再加上每过一关,母亲都告诉她要放松,把能想到的及时和她交流。

  平时喜欢听听歌,看看书的龚倩,是妈妈的乖乖女。受家庭的影响,龚倩对飞行和飞机的了解比其他人要多一些,父母都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工作,母亲是仪表员,父亲则是负责发动机维修的。

  高考前,龚倩报考飞行员的想法,得到家人全力支持,父母的一些同事也为龚倩的想法高兴。她说,自己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因为毕竟从一名飞行学员到真的翱翔蓝天还有一段路要走。

  王淇,这个能拉手风琴的女孩,开朗,个性很强。她坦言,自己的学习基础差一些,但自己会从零开始,认真学习,慢慢积累。王淇知道她们要用两年半的时间学习完普通院校4年的课程,这个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挑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