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
导读: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重难点分析(1) 一、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1.考核知识点:(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同伴交往与同伴团体); (2)小学期间的同伴...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课程重难点分析(1) 一、小学期间同伴团体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1.考核知识点:(1)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同伴交往与同伴团体); (2)小学期间的同伴团体对儿童有哪些影响。 2.分析思路: (1)同伴团体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团体活动中,儿童学习处理各种关系中的 社会问题,学会按照同伴团体的标准建立合适的反应模式来组织自己的行为,社会交往技能进一步 扩展和提高; (2)同伴团体还可以为儿童提供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同伴的拒绝与接受反应使儿童对自 己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 1.考核知识点: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 2.分析思路: 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主要有: (1)个人的知识背景。 具备相关的知识背景能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的差异方面的研究,说 明了拥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2)智力水平与认知特点。 智力水平的高低对问题解决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较易取得 成功,智力水平低的学生,解决问题较容易遭遇失败。认知特点和认知方式对问题解决都有一定的 影响。 (3)个性倾向性及气质、性格特征。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们都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气质、 性格等个性差异也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 三、为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应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1.考核知识点:概念教学 2.分析思路: 根据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可以把概念教学也相应地划分成两种方式。一种是先向学生呈现某 个概念的正例和反例,然后要求学生进行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一个定义。另一种教学方式是先 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义,紧接着呈现几个正例和反例,要求学生根据定义识别正例和反例。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些例子是如何表现这一定义的。这两种概念教学方式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常常使用的,尤 其是后一种教学方式。 无论采用那种教学方式,都必需涉及概念的四个方面:概念的名称、定义、本质和非本质特征、 正例和反例。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 (2)突出本质特征,控制非本质特征。 (3)恰当使用正例和反例 (4)多用变式和比较。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四、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考核知识点:智力技能的培养。 2.分析思路: 智力技能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 起来。 (1)形成程序性知识 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 •••••”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 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为了促进学生形成程序性知识,在教学上一是编制产生式样例题,学生进行样例学习;二是向 学生呈现与实际生活背景相似的知识,提高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检索性和应用性。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产生式知识只有经过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的程度,变成一种心智技能。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言语活动有利于减少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帮助学生寻找新的更佳思路,能引发执行的控制加工 过程,使注意集中于问题的突出方面或关键的因素,导致问题解决的成功率更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或要求学生大声描述观察内容、直观教具的操作过程、以及思维过程和概括 的结论,鼓励学生互相问答和相互议论等。此外,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融洽 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愿意和敢于言语表达。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练习是促使陈述性知识向智力技能转化的必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做到精讲多练。其次,练习 形式多样,注意举一反三。第三,练习要适量适度,循序渐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